近年来,为应对农业人口流失、农民老龄化等问题,台湾把“农村再生”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政策之一。为促进农村永续发展和农村活化再生,在“生活、生产、生态、文化”特质兼备下,打造以“活力、健康、幸福”为中心的新希望农村。经过几年努力,其成效已初步显现,可归纳为四点:
一是“政府”的引导扶持。台湾相关部门制定了“农村再生条例”,上升到“法律”层面。并配套资金1500个亿元新台币,分10年完成,每个社区只要提出可行性的方案,就能得到约400万元新台币的资金补助。
二是借助“外脑”。工业化和信息化的特点之一,就是产学研的密切结合,使科技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台湾农业的现代化亦是如此。这种双向结合,不仅让农民尝到甜头,也让科研单位有了用武之地。“1+1”的结果,实际证明远远大于了“2”。
三是因地制宜,发挥优势。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台湾休闲农场之所以各具特色、各有各的精彩,原因在于它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规划申请,绝非应付了事、一哄而上,也不是简单地“一刀切”。
四是农民的自觉行动。农民是农业的主体,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当传统农业举步维艰之时,一辈子跟土地打交道的农民,急需用科技辅导来提升技能,更需要通过理念引导,完成“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的“心灵革命”。
我省(注:福建)的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向现代化的转型过程中,让农民这个决定性因素积极参与、主动作为,尤为重要。近年来,我省各级各部门积极推动新农村建设,规划引导,资金扶持,“粮草先行”已经打下较好基础,作为主体的农村社区和农民“大军”,何妨来个“脑筋大转弯”,找准特色,积极先行。(本报驻台记者 张维东)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