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促两岸经济深层合作 共同留住产业链上最"肥"一端

2011年12月01日 11:12 来源:经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促两岸经济深层合作共同留住产业链上最“肥”一端
    台湾微软近日与HTC联手发布两款亚洲首发“芒果”新机——HTC TITAN和HTC RADAR。这是模特在记者会上展示HTC TITAN(左)与HTC RADAR新机。 吴景腾摄 (新华社发)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推动两岸产业合作都已经成为不能再逃避的议题。

  “尽管很难,但是必须要做!而且要尽早做!”

  台湾辅仁大学教授叶银华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两岸的经济合作,不能只停留在初级的贸易往来阶段,而是要进行深层次的产业合作,从两岸的共同利益出发,留住全球产业链上的最“肥”一端。

  为何“留”

  两岸产业合作虽然已经开始进行了,但就目前情况看,仍是表面交流多过深度合作,难以满足彼此发展需求。

  据了解,两岸近几年先后举办过33个场次的“两岸产业搭桥会议”,单单出席的企业人数即突破1.5万人次。然而,这种“官方搭桥,民间上桥”的交流模式,现阶段已明显产生边际效用递减现象,不但不能满足两岸企业强化全球竞争力的需要,有时甚至成为主办单位的负担。

  所以,我们经常看见的局面,是举办几场几万人次的两岸科技展会,展会过后,只有订货的数字,没有整合的意向。在这种情况下,两岸产业恐将渐行渐远,甚至相互伤害,成为市场直接竞争的对手。

  “两岸之间现在应该多做一些创新,靠廉价劳动力打天下时代已经过去了,必须要创新、必须要研发。两岸的创新和研发这十几年来各搞各的,现在却发现走了很多冤枉路,我们可以创造出更好产品,然后联合占领国际市场。另外在品牌方面两岸也可以合作,最近台湾的HTC已经晋升世界百大品牌,是惟一的华人品牌,所以两岸合作的话可以共创更好的品牌。”台北世贸中心董事长王志刚表示。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实施是一件好事情,为深入合作打下了基础。但如果还是停留在早收清单、关税减免这个阶段,随着次数增加,一定面临经贸合作边际效益的递减,也就是效果会越来越小。如何让整个经贸合作升值,使边际效益递增,就真的要从产业合作入手,而不是单单进行贸易的合作。”

  叶银华在肯定了ECFA成效后,也作出上述表示。

  “留”什么

  “我提出一个方案供大家参考,就是进行两岸‘云计算’产业合作。这是一个新生事物,如果两岸能够在这方面合作的话,慢慢就可以把产业链上最‘肥’的一端留下。”

  叶银华举例说,如果能够更积极一点,就要推动两岸制定共同的资讯科技和资讯传输的标准。如果这样做的话,可以把“云计算”产业价值链利润最丰厚的地方留在大陆和台湾。这样可以大大加强两岸的国际竞争力。

  近期,两岸都推出战略新兴产业,作为拉动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大陆方面,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确立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突破口,也是未来大陆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台湾方面,连续推出六大新兴产业规划,将生物科技、观光旅游、绿色能源、医疗照护、精致农业和文化创意六大产业作为台湾产业调整和发展的新方向。

  “大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台湾‘六大新兴产业’具有相当程度的共通性与重叠性,加强两岸在未来战略产业上的合作,意味着充分运用双方的互补优势,共同发展未来战略支柱产业,加上同文同种的优势,未来两岸若通力合作,必将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因此,未来两岸产业合作的重点应立足于此。”商务部台港澳司司长陈星表示。

  怎样“留”

  “要在两岸间形成一个‘产业联盟’,形成一个提升两岸产业竞争力的良好载体。结合两岸技术与市场优势,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拓展合作模式,加强在研发、营销和建立共同标准、创设品牌方面的合作。”

  叶银华介绍说,两岸产业不仅在研发、技术、品牌、市场等方面的实质合作不多,而且在生产环节的合作深度也不够。在大陆的台资企业多是独资企业,虽然在原材料、零部件采购、人员任用等方面体现了本土化倾向,但并未真正融入大陆经济,很少与大陆企业形成上下游的产业合作关系,所以,首先要实现两岸产业的融入,成为一个利益共同的“联盟”。

  这样的联盟一旦出现,会产生“扩散效应”,会使两岸经济合作在自由贸易区、关税、共同市场、完全经济一体化等区域经济整合的不同阶段或不同层面同时展开。

  “产业合作,需要在经济政策上尽可能协调。任何两岸产业合作项目,在后续产业化过程中,都可能会牵涉到两岸间必须进一步协商的课题,包括知识产权、标准与符合性评估等,这同样需要完善的机制作为保障。而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建构一个真正可持续性的互利双赢平台。”陈星也表示。

  总体来看,两岸在世界分工体系中,大部分产业处于价值链的底端。若要提高竞争能力,必须结合自身优势,在生产环节和价值链高端环节全面加强合作,努力留住全球产业链上的最“肥”一端。(记者 朱磊)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李伦】
    ----- 台湾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