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82岁台湾老兵往返两岸:现在想来就来 想走就走

2011年12月13日 11:01 来源:厦门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82岁台湾老兵往返两岸:现在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10日,厦门市台胞联谊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在厦大举行。活动中, 82岁老兵彭贵君很引人注意,他是厦门现在还健在的三个台湾老兵之一。他精神矍铄、步履稳健、谈吐机敏,一点也不像是80多岁的老人。

  彭贵君既为国民党打过仗,又是表现好的共产党员;既是台湾户籍上的“服兵役的上等兵”,也是厦门市的常住人口。他拿着台胞证,每年往返于厦门与花莲之前,他说,现在,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不像过去,眼巴巴望着,却一点希望也没有。

  文/图 记者 李小庆

  稀里糊涂当兵

  离开台湾那一年才15岁

  彭贵君说,他出生在台湾花莲,15岁以前,在日本人管控的学校上了8年学,日语讲得顺溜;之后,国民党当局要求台湾学生学闽南话,他学了一年后,就稀里糊涂当了兵,从屏东辗转台北、台中、高雄,最后在1947年元旦前,被蒋介石派去打内战。

  他是卫生兵,部队先到了山东,冰天雪地的,冻得都找不到耳朵鼻子。彭贵君说,本来他枪法不错,手却冻得扣不了扳机。他跟着部队一路南下,最后,又跟着长官归顺解放军,做了“刘邓大军”的一员,解放西南、四川去了。

  后来,他转业到福州铁路局卫生处。在新中国成立前两个月,他因为表现优异,加入中国共产党。他说,离开台湾那一年他15岁,是全队里最小的兵,那一年,母亲才30岁。

  要求对象要了解台湾

  最后找了个闽南媳妇

  1955年的一场大台风,把他“刮”到厦门。彭贵君说,因为那时候,他负责调度。他到了同是台湾老兵的“老乡”家,老乡热心地给他介绍起对象来。东北的行不?不行,风俗习惯不一样;南平的行不?不行,她一张口就问我工资,是要钱还是要人呢?最后,老乡给他介绍了一位闽南女子,20岁,带他逛了一圈中山路、鼓浪屿,两人互相都有意。

  彭贵君说,他找对象,一定要知道台湾,至少知道在哪里,不要以为是“外国”。两人见了一次面,再一次见面,已是大半年后,这一次,两人结婚。

  1969年,他迁到了厦门,正式成为厦门人。每天隔海望着对岸的“老家”,心里知道可能回不去了。第三年,大女儿出生。

  第一次回老家

  和老母亲抱头痛哭

  上世纪80年代,台湾开放老兵可以回大陆探亲,在大陆的台湾老兵,也被允许回台湾定居。听到这个消息,他一阵惊喜,真的是想着举家回台湾,他说厦门虽然有个家,可是台湾还有他的老母亲。可是这个愿望终因台湾的政策变化,落空了。

  1990年,他终于走在了台湾的土地上,那一年,母亲82岁了,父亲已经去世,家里还有个小妹。母子俩抱头痛哭,在场的所有人都停不住地哭。那一次,他在台湾住了两个月,发现在台湾的户籍上,还有他的名字,写着“在服兵役”,还是上等兵。

  他说,回去后才发现,当年的同学都不在了,下一辈的,也都不认识了。子女们在厦门都过得不错,工作好、生活好,又何苦再另起炉灶重新来过?何况,在台湾还不一定能有这么好。

  这之后的22年,他一年往返台湾好几次,在台湾住一个月,在厦门住11个月。

  他60岁的时候,第一次回了台湾老家,从深圳转机香港,还要一系列的手续,费用近4000元人民币;现在,他从“小三通”来回是半价,费用不到800元。他说,太便利了,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现在,他每天六点多起床,泡完茶,就坐着公车这里转转那里转转,去高林、软件园、轮渡、海湾公园……偶尔还去集美、海沧、同安,中午再回家吃媳妇煮好的午饭,下午再接着转。这位厦门仅剩下的三个台湾老兵之一,每天看着厦门的变化,看着两岸的变迁。他说,还是厦门好,它比任何城市都好。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程涛】
    ----- 台湾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