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陆观众有幸看到的台湾电影不少,除了在台湾上映后大红大紫,昨天已经在内地上映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外,之前已经看过了《转山》和《翻滚吧!阿信》。台湾电影终于用清新和热血征服了越来越多的观众。其实人们认识台湾电影,多数是从琼瑶小说改编的系列电影开始,记得《窗外》,记得秦汉、林青霞,之后,台湾电影似乎销声匿迹了很长时间。然后,《海角一号》的突然火爆,让我们才记起原来台湾电影还是很有实力的。记者近日采访了专栏写手磊子,一起重温台湾电影之路。
A
九把刀原本是台湾本土小说作家,《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是根据他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九把刀首次当导演献出了处女作,却带来“沈佳宜”怀旧风潮。人们纷纷开始想念自己人生中的初恋。“沈佳宜”的清纯风更席卷台湾娱乐圈。
其实《那些年》引发的热潮和《老男孩》有些像,都是怀旧,磊子对于台湾电影的印象是:干净,安静,细腻,本土化,热带感特强。这些和香港电影区别很大:“你看香港电影就不一样,都市题材,里面都是话痨,很多狗血的情节,台湾电影就没有。香港电影是‘尽皆过火,尽皆癫’。”
虽然说的是青春,但台湾电影也有偏向于热血边缘系列和暖暖系列之分,总结这几年台湾电影的走向,也不难看出热血与励志也越来越多成为台湾电影不败的元素。台湾电影重回大众视野,转折点在磊子看来是导演魏德圣的《海角七号》:“魏德圣把台湾的本土元素,原住民和外来文化的纠结,以及上一代遗留下来的情绪,都表达出来了。”之后也有类似成功的作品,比如钮承泽的《艋舺》:“这时候的电影和以前杨德昌、侯孝贤时代的晦涩、阴沉不同,故事和人物都到位,也比较真实。”台湾电影在悄悄改变,去年的《转山》更是剑走偏锋,通过骑行感受自然,感悟人生;《翻滚吧!阿信》更直接选用真人真事,第一次将镜头对准体操运动员,道尽辛酸,充满血泪。
B
在台湾遍布的是小投资电影,当一些大制作出现时,都会引起大众围观,而他们的付出也得到回报,影片口碑都很不错。
《赛德克·巴莱》是魏德圣在《海角七号》之后的又一力作,不同的是《海角七号》拍摄时,魏德圣中途资金为零到处筹钱,而《赛德克·巴莱》却投资了1.6亿,堪称标准大制作商业片。如果不是台湾电影复兴,恐怕不会有投资人敢冒这个风险下血本。
恐怖片《诡丝》的导演是因为《剑雨》大红的苏照彬,该片是台湾影人与国际接轨的一次尝试,现在看来仍旧算是很不错的作品。而商业片方面,周杰伦自导自演的《不能说的秘密》论及同类题材投资,也不小。虽然不能与大片相媲美,但无论是故事结构还是画面感觉,也算中等规模制作。
因为偶像剧《痞子英雄》的成功,也让台湾投资人敢于撒大钱打造绚丽动作片电影版《痞子英雄》,试图凭借好题材再赚一笔。
C
台湾导演走的不是商业大片风格,但却都很有性格,而他们导演或者监制的作品也总是在故事和形式上让人耳目一新,或者能直抵心灵。网友“掘克”说:“台湾导演总是能得到一些国际奖项的青睐,那是因为他们从不矫揉造作去探讨人性,用一些国际化的手法去讨好评委,从不因为别人的审美改变初衷,对自己很坚持,有自己的态度。”
这几年最红的导演魏德圣拍得了小投资,也玩得起大制作,《赛德克·巴莱》就是史诗英雄巨作,讲述1930年,台湾在日本统治之下,原住民率众反抗日本侵略者而发动雾社事件的故事。
拍偶像剧起家,也当过演员的导演钮承泽这几年异军突起,不止《艋胛》引发台湾复古潮,他也擅长各种光怪陆离的题材,比如让他夺得金马奖的《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一边讲述自己作为一个导演,没有钱求投资一路拍戏的挣扎,又对台湾政治极尽嘲讽之能事,反思社会也反思自己。
当年张震出道之作《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就是台湾著名导演杨德昌作品,以孤独的悲剧的青春期事件反映20世纪60年代初的台湾社会的绝望情绪。
而2010年导演李安监制的电影《朱丽叶》以三段式讲述不同的爱情,其中一段更让台湾谐星主持人康康和梁赫群来一段莫名其妙的同性恋情,看上去搞笑却也带点悲凉,天马行空的构想让人在大跌眼镜之余,不得不慨叹台湾本土编剧的想象力和创作力。
而备受磊子推崇的台湾导演戴立忍得奖作品《不能没有你》则以写实黑白片风格道尽人间疾苦与底层老百姓的挣扎,“你就想起了早期的贾樟柯和李杨,就是小人物的生存和诉求,那种绝望和残酷。没人扯着脖子哭,这和早期的台湾电影就完全不一样了。”但妙就妙在戴立忍也拍过《台北朝九晚五》这样年轻边缘的影片,磊子说:“戴立忍的风格算是很极端。”
偶像剧演员变身“电影咖”
台湾电影的复兴,让“电影咖”成为流行,所谓“电影咖”,即参与电影演出,并能带动票房的演员。其实,台湾电影仍旧卖的是偶像。而大陆观众喜欢看台湾电影,多数都是先从追一个偶像开始,《那些年》的柯震东目前就人气超旺。网友“辛”说:“无论如何,台湾电影的画面永远养眼,特别偶像的故事好像大陆演员演起来就有些做作,但是台湾演员永远可以清新和自然,就像身边人一样真实。”
台湾电影显然不如台湾偶像剧更受欢迎,很多电影演员也多来自于偶像剧。他们通常都是娃娃脸,可以以高龄年纪挑战十几岁的角色,比如《那些年》的陈妍希,就是25岁演18岁,但你丝毫不会感觉她有扮嫩的嫌疑。《爱的发声练习》中大S年纪也不小,但还是可以从少女演到轻熟女,也并无做作之感。最擅长在偶像剧里谈情说爱的台湾演员,身上最大的特质便是清纯和青春。
而台湾电影也让很多台湾偶像剧演员走向大银幕,冲向国际市场。《那些年》让拍偶像剧不红的陈妍希爆红,更捧红了新人柯震东;《艋胛》让偶像演员赵又廷和阮经天不再局限于偶像剧,林依晨更和陈柏霖搭档演出《恋爱恐慌症》,口碑和票房都尚可。(记者 周宜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