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观察:民进党,出不了门的两岸政策
民进党的两岸政策,最大问题是关门唱歌,自说自话、自娱自乐。两岸关系关乎台湾前途与命运,这种处理方式如何赢得人民信任?
台湾前“行政院长”谢长廷最近提出,民进党的两岸政策应向中间靠拢,拉近和国民党之间的距离。一石击起千层浪,在民进党内掀起不小风波。自2012年大选败北后,民进党内外都不断传来反省两岸政策的声音,早有党主席蔡英文,近有谢长廷。但是随着选举愈来愈远,呼吁调整的声音也愈来愈趋于保守。谢长廷这种向中间靠拢的论调都算是激进的了。
实际上,民进党的两岸政策,关键不是要向哪里靠拢,而是要解决走出门的问题。长期以来,民进党的两岸政策如同关门唱歌,只图自娱自乐、自己痛快。试想,一项涉及两方关系的政策,却只考虑台湾自家要求,完全不顾及大陆现实条件、社会背景、人民感受,也就完全没有考虑让这项政策走出门去,让大陆方面接受的可能性,这与关门唱歌有什么区别呢?
民进党应该也明白两岸政策之重要,去年选举前,也推出不少新提法,只是这些提法仍然还是自说自话。最好的例证便是“台湾共识”。所谓“台湾共识”,也就是台湾的主流民意吧。作为执政者,确需了解主流民意,但更重要的是引领人民。如果对现实没有理性认知,不能给人民以务实并具前瞻性的指引,大家如何放心将身家性命托付于你呢?光懂得主流民意,找个优秀的调查公司就足够了。因此,即使民进党再怎么声称“台湾共识”美轮美奂、“九二共识”缺凭少据,但前者是单方的,后者是双方的;前者是空中楼阁,后者可以让两岸坐在谈判桌前解决实际问题。支持谁、反对谁,一目了然。
民进党这种自说自话的两岸政策形成有因,说白了,民进党看重的是选票。对民进党来说,两岸政策只重“内销”、不重“出口”,是讲给有投票权的台湾人听的,不是讲给没有投票权的大陆方面。只要台湾民众听得爽、听得痛快,两岸政策就是成功的。尽管这种做法早期很有效,一旦选民眼界放宽、趋于成熟,就后继乏力了,而刚刚结束这次“大选”,恰恰可见一斑。
国民党执政的3年多时间,两岸三通、陆客赴台旅游等政策开放,以及日益频繁的交流,让很多没到过大陆的中南部民众、底层民众,也对大陆多了些感性认识。大陆方面不再是某些政治人物描述的“洪水猛兽”,有时还挺亲切的。两岸来往、交流没什么不好,相反,一位南部渔民就说,大陆人来和我们做生意,为什么不欢迎?让这些民众再退回“戒急用忍”的时代,恐怕民进党铁杆支持者都接受不了。
而目前全球波云诡谲的经济形势,以及ECFA签署之后两岸刚刚启动的经济合作态势,都已经不起政策突变、人为刹车。一个两岸政策处于自说自话状态,根本没考虑通过什么形式与大陆对话的政党上台,对台湾意味着什么?以张荣发、王雪红为代表的企业家在投票前纷纷公开表态,可以想象他们内心的忧虑和焦灼。这也是此次选举向来缺少政治激情、相对理性的北台湾,投票率竟然高于南台湾的原因所在吧。
坦白说,民进党放弃了陈水扁时代操弄统独议题、挑动族群仇恨的战术,转而诉求公平、正义,替社会中低阶层发声,这一转型契合了台湾贫富差距拉大的社会变化,应该说是成功的。但是,不改变自说自话的两岸政策,不思考通过什么形式与大陆对话,民进党想东山再起、重执政权,恐怕很难。(木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