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医学生撰文 批大学推甄制度不利偏乡学子
中新网2月20日电 据台湾《联合晚报》报道,台湾地区大学推甄名额逐年放宽,部分大学甚至扩大到七成。前台大学生会副会长、医学系四年级学生刘玠旸,在系刊上发表了两篇文章,批评推甄制度不符公平正义,并质疑医学系繁星推荐的筛选门槛,不利偏乡学子,各大学在选才时如果不能考虑成绩以外的条件,例如限制某些情形不得参加繁星、将偏远地区学生学测成绩加权计分,偏乡的“繁星”恐将被都市的“霓虹灯”取代。
刘玠旸在台大医学系系刊《枫城新闻与评论》上,连续发表了《论医学系扩大甄选入学之问题》及《在没有光害的地方,才看得见繁星》。台大医学院院长杨泮池说,这两篇评论他都看过,这也是他曾跟同学们讨论的内容。
批评口试制度具争议
刘玠旸对现行的医学系口试制度多所批评,虽然题目设计五花八门,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明星高中辅导室和补习班都已将各医学系喜欢问的问题和“考古”题,整理成题库并备有标准答案,明星高中也会邀学长姐返校为学弟妹模拟演练。
此外,要参加医学系口试的学生都必备某出版社的“医学人文丛书”数本,如《白袍》《医学这一行》《一位外科医师的修炼》等,以及各医学院校创校先辈的事迹名言。于是口试时,“这些十八、九岁的学生,都满口医学伦理、满腹医学人文、满腔同理爱心”。
刘玠旸质疑,如何在一、两天内面试二三百名学生,而能鉴别出道德伦理人格特质?
他指出,从统计数据可看出,某些医学系其实无法做到筛选,甚至是毫无筛选的录取学生。例如北部某医学系去年第一阶段学测筛选入围252人,第二阶段面试正取81人、备取137人,共计218人,占第一阶段录取名额的87%;南部某医学系第一阶段107人,面试正取50人、备取35人,共占79%;中部某医学系第一阶段137人,面试正取68人、备取46人,共占83%。
录取与否取决于学测分数
这三所医学系第一阶段筛选入围的学生,因与他校面试时间冲突等因素,而未参加面试的比率约有一成多,造成凡是有来面试的学生,几乎都会被正取或备取。由于很多考生同时考上排名前面的医学系而放弃正备取,结果这三所医学系最终公布的录取名单,统统没有满额。这代表只要有参加这三校面试的学生,几乎全部保证录取,换言之,学生是否能录取这几所医学系,事实上只取决于学测分数,这样又何必大费周章去办甄试?
刘玠旸建议,至少应规定备取名额不得超过正取的一半,而非无限上纲,造成毫无筛选效果的局面。
对于繁星推荐,刘玠旸认为,获益的还是台北、高雄等大城市的中段高中,而非偏乡学子。不少明星高中学生也藉此管道升学,排挤了偏远学生的录取名额。他举例说,台大电机系去年录取12名繁星生中,8人来自明星高中;台大法律系6名繁星生中,5名来自北中高三大城市,其中3人来自明星高中;某医学系的繁星录取名单中,还有明星高中数理资优班学生。
刘玠旸说,繁星计划的理想应该是“没有光害的地方,才看得见繁星”,如果不提出配套措施来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申请优势,如限制某些情形不得参加繁星、将偏远地区学生学测成绩加权计分等,如果各大学不能在选才时考虑成绩以外的条件,则“繁星”将为“霓虹灯”所取代,都会区的学生将占尽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