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在大陆老台胞沉浮录 往返两岸"戒不掉的爱"(2)
两岸亲情
亲情是一种“戒不掉的爱”,当老台胞时隔多年回到故乡,那里亲人,梦牵魂绕,深深怀念。
据苏民生介绍,阔别60年后,2001年7月他才有机会重返故土,“踏上故乡的土地,当然要见故乡的亲人。”他说,抵达台北的第二天,就到堂兄孙明的家里去看望。
尽管几年前堂兄到北京看望了自己的父母,但是这次到台湾,来到他们家还是感到格外亲切。据他介绍,孙明的父亲是他的四伯父,在台湾经营一家医院。1929年,他父亲在日本留学期间回台湾的时候,就是住在这个四伯父家养伤治病的。后来日本人要让警察所押解他父亲去日本,是四伯父设法把父亲留了台湾。
而在上个世纪80时代,苏民生的父亲和四伯父无法在台湾相聚,只能到日本见面,那时他们已分别40年了,可现在两位长辈都已仙逝。“孙明兄说,那时的印象,我父亲教他们学习,还是蛮厉害的,不同于我眼中慈祥的面貌,谈起这些往事,大家都感概万千。”苏民生说。(见《我的台湾心家乡情》)
据林明美介绍,他的堂哥叫林金生,曾在日本东京帝大法律系念书,并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林金生是国民党蒋介石、蒋经国时代的中常委委员,并兼任台湾当局“内政部长”,跟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宏是很好的同学。因为他在日本求学,所以她父亲特别照顾他,也最喜欢他,放暑假的时候他也总在林明美家。后来,林金生一直很孝敬她父亲,每年、父亲过生日他都会寄信、寄东西,到美国去时路过日本,也一定要到父亲那拜访。
蔡世雄向中新网记者说起回台湾感受的时候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他特别是想父母,因为回台湾是他们的最后遗愿,但是一直没有实现。
“我的一个叔公,问我这么多年才回来,有什么要求?我说,就想吃芒果。他们就给我拿了两箱,请大家都尝了尝。对这次回去我印象很深。”蔡世雄说。
两岸交流
在某种程度上,老台胞就是两岸交流的一部分。他们有些人在对台部门工作,对对台工作尽心尽力,有些人则在政协、人大这个平台对对台工作建言献策。
据郭平坦介绍,在接待台湾同胞方面,他感触很深。1972年,中日建交以后,一部分台胞就转到对台工作部门工作。据他介绍,林丽韫任全国台联会长,他后来任副会长,就一直做接待台湾同胞的工作,后来台湾同胞可以到大陆来,这里面也有郭平坦等人的工作成果。
郭平坦还介绍到,他们对台工作的几个主要方面,其一是青少年交流,现在两岸每年都举办夏令营和冬令营,通过这种形式,让两岸青年加深了解。作为台胞,他们的便利之处就是可以通过台湾的朋友组织一些重点大学的大学生来大陆交流;
其二是少数民族工作,请他们来大陆看看;其三是客家人工作,客家人大概占台湾岛内的15%,中华意识比较强,他们对大陆的来往方面比较积极,做了大量工作;其四是民进党工作,事实上,此前民进党的一些主要人物来过大陆,比如吕秀莲等,民进党人士到大陆来就是全国台联会出面的,因为都是老乡,语言也同,大多还比较客气。
对两岸交流的期望,郭平坦说他非常乐观。郭平坦说:“我们要相信和依靠台湾人民,台湾人民因遭受日本窃据和两蒋统治多年的影响,不了解大陆,对‘台独’有幻想,被蒙骗一次、两次有情可言,但绝不会三次五次的被骗下去。”
而据苏民生介绍,1983年北京市台联会成立,第二届他当选为理事,1990年底成为北京市台联会副会长。1994年当选为会长,是全国台联的兼职副会长。从台联会的工作来说,做的是联系、服务台湾民众的工作,因此,民间交往很重要,只有加强交往才能加深了解。
当台湾民众了解大陆以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苏民生介绍,第一是大陆和台湾没有什么差别,无非是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是不同的,但都是本乡本土的。第二,大陆的人对台湾民众是善意的。当台湾民众有困难,大陆会支援和帮助台湾发展。“我觉得现在台湾人认同这一点,是了不起的变化”。
陈炳基向中新网记者介绍到,帮助台胞解决困难和问题,有利于争取台湾民心。首先就要把在大陆生活的台胞照顾好。他认为,现在必须重视大力推行增进台湾民心的工作,只有这样才可减少许多麻烦。
吴国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许多台胞在台湾都有自己的户籍,在返乡的权利上,应该能够来去自由,而不需要办理一些繁琐的手续。因此,他呼吁台湾当局应该站在人道主义角度,以人为本,在政策制定和实施上,给予台胞这种应有的权利。(后续篇章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