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牛肉让台湾"抓狂":立法机构角力 场外牛粪战
国民两党甲级动员
原定于12日在台湾“立法院”审议含瘦肉精的美国牛肉进口案,但民进党“立委”提前1天便进驻会场,霸占主席台,还夜宿议事厅,誓做最强“钉子户”,以此阻止国民党通过美国牛肉进口案。12日上午,由于民进党“立委”提前霸占主席台,使得院会无法进行;场外还有抗议民众冒雨将一袋袋牛粪掷向“立法院”,搞得那里臭气熏天,会场内外一片混乱。
“立法院长”王金平12日上午曾召集各党团协商,民进党团提出休会,让“立委”回灾区协助救灾;国民党团则要求暂时休兵,议场净空,停止内耗。双方未达成共识,协商破裂。之后,“立法院”程序委员会中午召开会议,经过一番唇枪舌战,程序委员会主席费鸿泰宣布,15日再次召开院会处理攸关瘦肉精美牛的“食品卫生管理法修正草案”。下午,因应岛内暴雨成灾,国民党“立委”跑去救灾,议事厅内只剩下霸占主席台的民进党“立委”躺在座椅上呼呼睡觉……
就在此前的7日晚间,国民党中央为12日的美牛案“闯关”,特别召开“立法院”党团大会,作为党主席的马英九亲自出席,并强力要求党籍“立委”支持美牛案过关。6月4日,国民党为求解禁美牛案,发出甲级动员令,严令“立委”在本月“立法院”本会期结束前,一律不得远游。
6月8日,民进党主席苏贞昌也亲赴民进党党团大会督战,强调尊重党籍“立委”采取抵制美牛案表决、抗争到底的立场。11日,民进党“立院党团”更发出“坚守5天4夜120小时”动员令,目的是瘫痪议事,坚决不让美牛案过关。
美牛已成“政治问题”
今年3月5日,台当局提出在“安全容许、牛猪分离、强制标示、排除内脏”的4项原则下,有条件解禁美牛进口。4月24日,美国再次传出疯牛病案例,让本来就紧张的美牛案再掀波澜。
此后,包括美国贸易代表、美国在台协会(AIT)以及美国国会议员、台湾美国商会等在内的多名美国官员,借各种场合向台湾当局喊话施压,指出只有台湾尽快解决美牛案,美国才有可能恢复与台湾停止多年的台美贸易和投资框架协议(TIFA)谈判,以及让台湾加入由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经济伙伴协议(TPP)。今年5月,美国国土安全部还派代表赴台,考察给予台湾免签证事宜,临走时撂下一句话:希望美牛案能够早日通过。美国人甚至指出,美牛案已成为美台TIFA谈判的“绊脚石”。
被台湾称为“大哥”的美国,其种种霸道行为,给台当局造成了巨大压力,逼得马英九不得不亲自上阵,率领相关部会领导到处沟通解释,晓以利弊,一副拼死也要美牛案过关的架势。作为马英九副手的吴敦义也喊出,美牛不是毒牛,“阻碍美牛,就是阻碍台美邦谊”。
世界经济疲软,台湾经济也不被看好,台政基金会助理研究员林巍表示,台湾若被国际社会边缘化,岛内产业势必遭受严重冲击,经济也将更加困难。而TPP是未来主导亚太区域经济的主轴,在美国主导下,将来可能超越欧盟成为全球经济规模最大的经济体,处于亚太地区的台湾自然不能置身事外。看似经济问题,其实也是政治问题。
反对声音仍然强大
民进党主席苏贞昌近日在会见前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博尔顿时表示,当局对开放美牛的决策仓促并欠缺沟通,因而引发人民疑虑与反对。
民进党“立法院”党团干事长潘孟安表示,民进党不反美国也不反美牛,只反毒牛。民进党“立委”陈亭妃说,美国境内有70%的牛肉不含瘦肉精,台湾可以进口不含瘦肉精的牛肉。
值得关注的是,过去一直与国民党团合作无间的亲民党团,这次也不再与之合作,他们在美牛议题上也坚持反对态度。岛内许多民间社团出于安全考量,也极力反对美牛进口。
针对马英九7日晚出席国民党“立院党团”大会一事,台湾《中国时报》发文指出,马发表演说后随即提前离去,没给“立委”任何下情上达的机会,这种举动,不仅没有让“立委”感受到沟通的诚意,反而觉得不被尊重。文章说,在经历油电双涨、证所税的纷扰之后,国民党并没从中学到教训,还是把“立委”当作投票部队而已。如果执政党不能改变心态,尽更大的努力和诚意凝聚社会共识,过去的种种纷扰,只怕还会一再重演。
台湾《联合报》12日文章说,历经4个月的吵嚷不休,美牛案终于进入决战关头,但蓝绿对峙不让,让“立法院”再度陷入空转。中南部豪雨成灾,民众亟需“立委”关心,蓝绿却仍对立、互呛,“立法院”终日一事无成,台湾还要因为美牛案虚耗多久?
台湾美牛议题(相关链接)
把美国牛肉推向风口浪尖的罪魁祸首是瘦肉精,这种被称作莱克多巴胺的添加剂,可以让猪、牛等肌肉发达、生长迅速,因而深受一些养殖户的喜爱。
台湾严禁使用瘦肉精,在陈水扁执政时,曾经有过禁止美牛进口法令,后迫于美国的压力,不得不有条件开放部分美牛进口。2008年国民党执政后,美国以恢复美台经贸谈判、给予台湾民众赴美免签证待遇等为条件,多次要求台湾全面开放美牛进口,并提出经过相关专家研究,目前没有发现人类食用含莱克多巴胺的牛肉后,出现食物中毒的案例。
台当局于是定调解禁美牛进口,此事立即遭到民间团体的抗议和民进党的强烈反对,造成美牛案迟迟不能在“立法院”通过。(本报记者 王连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