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台湾大学生该走出去 看清楚台湾的分量
中新网6月18日电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刚进入梅雨季,早上7点半,湿漉漉的台北盆地难得露出阳光,台大机械系的陈彦安拉拉筋骨,准备慢跑。“我喜欢挑战自己!”陈彦安说。
不断面试 心情薪情焦虑
2010年,在领导学程的课堂上,教授邀请全班170个学生晨跑,结果当天早上,只有一个学生到,陈彦安,硬着头皮和教授跑了十圈;跑着跑着,他跑出了“晨行人”活动,而今活动迈入第二届,不仅与成大串联,更加入社会公益,学生跑1圈,企业捐1元(新台币,下同)。
中午,雨突然落下了。台大财金系的李晓绫刚刚下课,一身套装快步赶公交车,目标是台北东区的外商银行。这是她第3份实习工作,但为找1份正职,一关又一关的面试,让她的心情和“薪情”都有些焦虑。“原本期待1个月能有5万元,现在月薪3、4万也能接受。”李晓绫和一群姐淘的话题,从恋爱八卦,变成找房、找工作。顶着全台湾第一类组第一志愿光环,李晓绫苦笑说,台大财金系毕业,也可能找不到工作……
企业看履历 常先挑硕士
尽管台大提供了丰沛的学长姐人脉和实习媒合,李晓绫说,岛外金融业通常是大学毕业先工作,再念硕士;在台湾却要硕士毕业;否则,就要累积实习,证明自己有战力。
从小疯模型车,陈彦安想在台湾汽车产业当工程师,打开求职网,才知道硕士是基本配备。他无奈地说,台大学士的研究能力不见得比一般大学硕士差,但台湾是“百分之两百都能上大学”,企业看履历,只能先挑硕士。
台大一年送出近400名交换学生。到荷兰交换的李晓绫,除了看到北欧、澳洲学生精湛的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无论跟哪个国家的人,都能聊上几句国际观。她感慨地说,台湾人不是英文不好,而是文化隔阂。到美国交换的陈彦安则观察,美国校园里,全球交换学生约占三分之一,其中,韩国学生至少1成,数量多到“吓人”。
国际竞争 台大光环不够
“我都为台湾紧张。”陈彦安说,美国大学周周小考,相比之下,台大课业压力并不大,就算台大里有许多外籍生、交换学生,营造的只是国际生活环境,而非竞争。
经历六七份工作面试,李晓绫深刻感受到国际竞争。她表示,许多外商公司要求英语要具备“母语”的程度,若面对岛外竞争者,“台大光环有点不够用”。为台湾许愿,李晓绫说,台湾不要再这么政治化了,政治化不只无聊,更已影响台湾的国际竞争力;陈彦安则希望,下一个十年,能有更多台湾年轻人走出去。走出去之后,台湾在世界的位置,才能看得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