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希均:台湾翻转先要用包容心治好“台湾病”
中新网6月18日电 据台湾《联合晚报》报道,台湾远见‧天下文化教育基金会创办人高希均在《联合晚报》撰文,表示要在“关键两年”里头实现台湾翻转,先要治好当前流行的“台湾病”。
高希均认为,逢“中”必反、逢“涨”必反、逢“改”必反,就是今天的“台湾病”;其中尤以逢“改”必反。像癌症一样,已进入第三期。
随着台湾岛内外情势的变化,当局必须要做各种改革以及修正各种法令,但只要公部门一提出改革─从证所税、十二年基本教育、健保、到都市更新,甚至因应气候何时停课停班,无一不遭受到铺天盖地的挑剔。任何改革,一定牵涉到对现状的调整,祇要侵犯到自己一丝利益、一丝不便、一丝不确定感,就出现不成比例的反对声浪,甚至幕后发动示威或恐吓。结局是改革熄火。
为什么社会不能出现另一种理性声音来支持?或者为什么媒体不多报导各种建设性的修正,以集体智慧促其实现,而不是万箭穿心,胎死腹中。
要如何治“台湾病”,只有靠“包容心”。“包容心”就是对台湾社会长期发展有利的事,大家进一步来理性献策,大家退一步来相互折衷,大家让一步来取得共识,大家跨一步来全力推动。这“四步”就是包容心的具体实践,就是在为台湾经济开路。当台湾社会拥有了“包容心”:
(1) 媒体及民代就会减少起哄及作秀,评论时展现客观的平衡。
(2) 保障自己人权与自由的同时,不会伤害沉默大众的利益。
(3) “利益团体”不会明目张胆的强势。
(4) 除了低所得及弱势团体需要照顾,你与我这些可以自食其力的人,应当要以身作则地提倡“使用者付费”、“有能力的人多付税”。
(5) 为了下一代子孙的福祉,以及支付挡不住的各种社会福利及补贴,税基必须要扩大,“加税”必须要做,财政赤字必须要下降。
(6) 最难摆脱的是贫穷社会中根深柢固的二种恐惧:(a)要靠“保护”来阻挡开放及外来的竞争;(b)要靠“白吃午餐”来占公家及别人的便宜,以减少自己的支出。
(7) “执政”者(从当局领导人到“内阁”到“立法委员”),必须要以前所未有的魄力,透过各种方式(如辩论、公听会、座谈会、专访),说服大多数人民。
不治好今天的“台湾病”,哪会有健康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