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菜刀两代叙事:炮弹淬出"生""和"之歌
“一颗炮弹呼啸而来,直穿屋顶。落在二楼的地板上。我们全家8口人,此刻都躲在楼下。幸运的是,这颗炮弹‘冻’在那里没有炸。”
金门金永利钢刀总经理林有忠忆起小时候的那一幕,仍然心有余悸。对他这一辈的金门人而言,来自对岸炮弹的震天轰鸣和巨大杀伤力是永远抹不去的童年记忆。
林有忠今年57岁,他3岁那年也就是1958年,发生了著名的“炮击金门”战役(台湾方面称为“八二三炮战”),一直持续到当年10月6日。此后,大陆方面采取“单(日)打双(日)不打”的方式,直到1979年元旦。
他说:“炮弹在空中爆散后,横飞的钢片就像武侠小说里所传说的绝杀暗器‘血滴子’,遇者即死。”两岸军事对峙时期,这样的惨烈场景在金门这个战争前线并不罕见。
“到了单日我们仍要躲防空洞。我小学时的一个同班同学,因为忘了当天是单日(没有躲),在饭桌前被一颗炮弹击中。”
1979年元旦,大陆发布停止炮击大、小金门等岛屿的声明。因此,对于这一年里出生的金门姑娘翁碧欣而言,鲜血与死亡的记忆已经远去。但彼时两岸的紧张对峙仍让她印象深刻。
“我记得小时候经常会拉警报,全家都躲在防空洞,大人小孩都不许说话……还有,会告诉我们要‘严防匪谍’。我是金门最后一代能有这样回忆的人,再往后的弟弟妹妹就没有经历过这些了。”
在第四届海峡论坛的台湾产品庙会上,金门两家菜刀公司的生意堪称火爆。询价试刀、掏钱购买的市民络绎不绝,一位盲人尽管看不见,也要兴致勃勃地亲手摸摸“金门刀”。林有忠则手握菜刀,现场演示,从菜到肉直至粗黑的钢管,金门菜刀“无往而不利”。
老百姓的智慧是无穷的,他们对“生”的追求也是永恒的。“杀人利器”在他们手中也能化为“民生财富”。
谈到“冻”在家中二楼的那颗炮弹,林有忠说:“那是财神来了。”
金门本无钢,早年当地的铁匠都是到厦门采购钨钢,炼铁作刀犁。而两岸隔绝之后,苦于无法再到厦门买料的金门铁匠们,却从对岸飞来的几十万发炮弹中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好钢。
林有忠告诉记者,相对普通钢材,炮弹用钢质地更为细密结实,不怕热胀冷缩。以炮弹为原料的金门菜刀也变成当地名品,与高粱酒、贡糖一起并称“金门三宝”。当年每颗几十、上百元新台币的废炮弹,如今也随之水涨船高,一枚售价是当年的几十倍。
据统计,目前金门约有菜刀从业者百余人,年产值逾千万元新台币。
翁碧欣现在是金门金合利钢刀公司的销售人员,年轻的她说不出那么多金门菜刀的掌故沿革。在她看来,以炮弹铸刀并非稀奇事,“从小妈妈在厨房切菜用的那把黑黑的刀,就是大陆飞过来的炮弹做的。”
“但是,大陆的客人会非常非常不相信。我在庙会上遇到的最多一句问话就是:‘真是炮弹做的吗?30多年都过去了,哪里会有那么多的炮弹用到今天?’”
17日在第四届海峡论坛大会上,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洪秀柱说:“过去金门、厦门炮火隆隆,充满硝烟。而今根据我们保守的估计,金门每4个家庭,就有1户在厦门购地置产,每10个金门的居民,就有1个拥有人民币账户。”
“无情的战火将同一个民族的人民撕裂,好不容易我们两岸从敌对到和解,从破冰到春暖花开,如今我们更能剪烛西窗、把酒言欢、携手共进,在许多领域开展了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洪秀柱说:“海峡两岸有割不断的文化脐带,也有诉说不完的悲欢离合故事。如今随着时间抹平伤痕,未来浮现的是两岸更美好的憧憬。”
30多年过去了,政局变幻与战火纷飞终归是一时的记忆,而“生”与“和”却是亘古不变的主题。
“金门菜刀”在“化剑为犁”的历史隐喻下,成为一块响当当的炊具招牌。林有忠说:“我都忙不过来。上月去了福州,下月要去成都、8月去南京、9月去青岛。每到一地,我都能签下几家代理商,不愁销。”广阔的大陆各地正不断成为金门菜刀的新市场。(记者林甦 许雪毅 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