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通讯:用音乐保育台湾少数民族文化的布农青年

2012年07月13日 19: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北京7月13日电 题:用音乐保育台湾少数民族文化的布农青年

  作者 杨康琪 陈小愿

  在台湾南投县罗娜部落的布农人司曜荣看来,台湾少数民族部落“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神秘”,“但部落文化有其特别性,在各种文化的冲击下,台湾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面临严峻的挑战。”

  今年26岁的司曜荣曾是一个乐队的主唱,现为摄影师。他希望通过录制音乐的方式保育台湾少数民族文化。13日,正在北京旅游的他接受了中新社记者的采访。

  身为台湾少数民族布农人的司曜荣,面对民族文化流失的现象深感忧虑。在台湾,他深入每一个民族部落,记录部落中独特的音乐。“在录制各部落音乐的过程中,会面临一些困难,有时要花不少时间去说服他们为我表演。”

  司曜荣表示,在一个部落中通常要停留10至20天,与当地人建立友谊后,他们才愿意让他录制表演。“在不同部落居住一段时间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当地的文化。”

  据了解,现在台湾少数民族文化的保育大多以影像、音乐、文字和口述历史等方式传承。但由于缺贬经费和人才,文化保育工作遇到很多挑战。

  “过去台湾经济发展如日中天时,年轻一辈到城市打拼,部落中只有老年人和小孩子留守。以农耕为生的少数民族部落,老一辈的农耕技巧和生活经历难以传承。”司曜荣说,“很多年轻人到城市后,生活习惯早与部落脱节,因此部落文化的传承出现断层。”

  不过,这些年来人们意识到要找寻失落了的文化。“令人欣慰的是,现在台湾的一些小学积极推广少数民族文化,让小孩子有机会学习传统的部落文化,使织布等传统技术有机会生存下去。”

  司曜荣表示,现在有些少数民族青年放弃城市的工作,回到部落里推广“有机耕种”,让一些以农耕为主的部落可以发展下去。这些高学历的年轻人把有机耕种技术引入部落,同时利用互联网和各种高科技向部落之外推广有机农业,打开市场。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令如今的部落农耕焕发了新的面貌。

  司曜荣认为,传统的部落文化也需要在现代社会中“与时代接轨,得到发展”,才能更好地传承。在发展有机农业的同时,台湾部落旅游的发展也带动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育。阿美人的丰年祭、雅美人的飞鱼祭等部落习俗逐渐为人们熟悉。

  “在部落旅游中,当地人希望游客可以融入他们的文化,宾主尽欢。”司曜荣说,在台东地区有布农部落的文化园区,那里不但有旅馆,还有文化保育馆、民宿区等让游客体验织布、欣赏少数民族歌舞等活动。

  不过司曜荣也提醒即将前往部落“探秘”的游客,在游览少数民族村落时,要尊重当地的文化和习俗。“游客对少数民族部落充满好奇无可厚非,但不能影响当地人的生活。”

  司曜荣指出,有些部落的旅游景点不允许拍照,甚至有些地方禁止游客进入。“不礼貌的游览会影响部落的原生态。”司曜荣说,“希望外地人去体验少数民族生活时跟随他们的节奏和步伐,这样才可以让部落文化永续发展。”

  据台湾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台湾的少数民族人口近50万,约占台湾总人口的2%。其中有阿美人、泰雅人、布农人、排湾人、太鲁阁人、赛德克人等10多个部落,各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节日礼仪和习俗等。

  近年来,台湾少数民族文化的保育工作越来越受得民众的关注。人们通过影像、音乐、文字和口述历史等渠道了解部落文化,在互联网上分享不同部落祭典的照片和感受。本土的少数民族也积极与外人分享自身的传统。(完)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