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学者谈如何打好两岸合作保钓牌:民间需官方支持

2012年07月24日 10:03 来源:法制日报 参与互动(0)

  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一步深化的过程中,打好保钓这张牌无疑有益于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共同洗雪百余年来的国耻,有益于两岸同胞共同面对领土威胁,有益于从更深远意义上解决百余年来中国诸多悬而未决的领土问题

  7月初,台湾“中华保钓协会”会长黄锡麟等人搭乘的“全家福”号旅游船进入到距钓鱼岛仅600米的海域,台当局派5艘舰艇成功护航。此次保钓行动再次掀起两岸联合保钓的议题。最近两岸媒体公布的两项同步民调显示,两岸多数民众支持联合保钓。

  “钓鱼岛列屿(本文简称钓鱼岛)”是个令人五味杂陈的名字,“保钓”又是个需要拿捏得恰到好处的议题。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一步深化的过程中,打好保钓这张牌无疑有益于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共同洗雪百余年来的国耻,有益于两岸同胞共同面对领土威胁,有益于从更深远意义上解决百余年来中国诸多悬而未决的领土问题。

  保钓是两岸民间合作的亮点

  民间保钓运动始于上世纪70年代,是两岸及海外华人为了回应钓鱼岛问题而引发的一系列民间运动。这一运动包括游行示威、登船出海到钓鱼岛海域宣示主权、向两岸官方提建议等方式。

  翻阅史料发现,两岸民间保钓运动的组织者和参加者极具前瞻性、理论性和系统性。很多问题解决的关键是观念,而观念又在于教育。政府的真正态度在于支持何种类型的教育,因为支持何种类型的教育就是支持何种未来。1979年,日本文部省通知“各学校教科书务必将钓鱼岛列为日本领土”充分展现了日本政府的真正态度。日本,最懂得怎样用外交辞令的敷衍获取最大的利益。恰是民间保钓学者,在1979年6月1日的《世界日报》上“抗议日本教科书将钓鱼台归属日本”。现任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作为1970年代的保钓者之一,在钓鱼岛主权问题上有着丰厚的学识和完整的理论论述。著名学者王晓波等人在保钓运动中展现出来的爱国热情及理论素养值得一代代中国爱国之士仰视。但是,由于政权之争以及其他种种原因,两岸民间保钓的合作并不如意。

  团结与融合往往来自于共同的危机与诉求,两岸保钓运动的融合也不例外。李登辉执政后期压制保钓活动。1997年5月间的保钓运动中金介寿“丢鸡蛋”被判刑一案就是明证。黄锡麟对中评社的阐述中直白表明了民进党执政的台湾当局更加压制保钓活动。2003年,台湾的保钓者甚至无法从台湾出海奔赴钓鱼岛,因此才到大陆参加两岸三地的第一次保钓,并成立相关保钓组织。世界华人保钓联盟这一民间团体就是希望由民间团体促进两岸从民间交往开始,慢慢透过军事上或两会会谈纳入议题。两岸民间保钓运动的这些良好愿望已然走到了两岸官方的前面,成为两岸社会融合的亮点。

  民间保钓需有官方支持

  大陆和台湾在维护钓鱼岛方面合作甚少,而民间保钓联合则走在了前面。尽管两岸共同守护钓鱼岛的民间声音颇高,但因两岸政治形势,尤其台湾当局面临岛内绿营和美国的压力,不敢与大陆走得太近。

  与中国不同的是,日本的“保钓”有着日本政府的强力支持,这颇值得我们思考。精于算计的日本人充分利用了美国人的亚洲战略、两岸兄弟砌墙的情势和中国人“以德报怨”、和平的特点,在与台湾当局签订的“中日双边合约”中“占尽便宜”,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日本建交时捞足好处。近期,东京都政府发起全民捐款购买钓鱼岛活动。日本首相野田佳彦更在2012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纪念日上声称,为保持对钓鱼岛的稳定管理,日本政府正就购买有关岛屿并实现“国有化”进行综合研究。总之,有美国人撑腰,有对中国的透彻研究打底,日本政府动用各方力量,制造舆论,歪曲历史,捏造事实,企图使日本人坚信钓鱼列岛是日本的领土。

  反观中国的保钓运动则存在着一定的现实隐忧。首先,台湾早期的保钓老将日渐凋零,台湾保钓的人数越来越少。其次,保钓的资金难以为继,黄锡麟等此次宣示活动还要靠借钱才能解决一时之急。第三,感性的保钓支持者多于理性的支持者,零散无组织的支持者多于有组织的支持者。第四,保钓的雷声大、雨点小,难以形成影响和促进政府前行的力量。第五,两岸保钓中的分歧依然存在,黄锡麟在两岸民间合作保钓运动中专门厘清了“保钓”和“爱台”的关系。他说,“主权问题要靠中国大陆”,因为它才有联合国的实权,这不是“卖台”,而是面对现实。这很值得希望两岸共同保钓者深思。凡此种种,若无两岸官方的良性互动只怕难以为继。

  (作者系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 朱松岭)

【编辑:王义铭】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