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王建民:ECFA后续协商要处理好的4个问题

2012年08月01日 10:25 来源:中国台湾网 参与互动(0)

  华广网今日刊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王建民的专论文章,探讨ECFA后续协商要处理好的4个问题。文章指出,ECFA后续协商成为下一阶段两岸经济合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两岸面临的重要任务。日前举行的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炭探讨内容显示两岸对ECFA后续协商的紧迫性。但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后续协商面临的障碍与困难。

  全文摘编如下:

  ECFA后续协商成为下一阶段两岸经济合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两岸面临的重要任务。日前在哈尔滨召开的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发表的共同建议第5点提出,“进一步发挥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的作用,支持双方加快ECFA后续协商进程,争取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服务贸易协议商谈,推动货物贸易协议商谈尽速取得实质进展”,显示海峡两岸对ECFA后续协商的紧迫性。但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后续协商面临的障碍与困难。

  ECFA是一个框架性的两岸经济合作协议,涉及面非常广泛,其中后续协商涉及4项重要协议的签署。一是海峡两岸投资保护协议;二是海峡两岸货物贸易协议;三是海峡两岸货物贸易协议;四是海峡两岸争端解决机制协议。其中,两岸投资保护协议商谈已久,争议不断,数度延后签署,尽管有望在8月中旬两会负责人会谈中正式签署,但这一协商签署过程已充分显示了ECFA后续协商的困难,才会有两岸协商进入“困难期与深水区”之称。

  争端解决机制是技术性问题,签署协议困难相对较小,双方已就协议的适用范围、磋商程序、调节程序、执行程度等内容达成初步共识。但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协商就要困难得多。服务贸易主要涉及两岸服务领域的市场开放与自由化进程。现在所剩时间只有5个月,要在年底前完成涉及庞杂的服务贸易协议确实面临不少困难。关键在于台湾对大陆服务市场开放有限,管制严格,不愿大幅开放,而是希望大陆对台开放更多服务市场,要大陆继续对台“让利”。如果台湾仍坚持“多要少给”立场,只希望大陆大幅开放服务市场,甚至希望大陆给予台湾“超国民待遇”,而对大陆仍只是象征性或小幅开放,连基本的“国民待遇”都没有,那么势必增加协商及年内完成签署的困难。

  ECFA后续协商最重要的是两岸货物贸易协议的签署,所涉降税范围非常广泛,台湾有5826项货品,大陆也有6714项货品,其中绝大部分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分阶段降税并直至零关税,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两岸希望“尽速取得实质性进展”,台当局希望两年内完成签署,但面临很大困难。一是台湾一再表示坚决不再对大陆开放农产品进口,而且已对大陆开放的农产品进口项目不降税也不会实施零关税,这一问题是签署货物贸易协议要面对的困难之一。二是两岸在协商货物贸易降税范围(或例外)问题上将面临很大争议,即将在多大范围内实施自由贸易,即能否实现90%左右的货物实施零关税贸易,存在不确定性。三是台湾岛内政治生态复杂,蓝绿对立严重,对ECFA一直持不同立场,尤其是对货物贸易的大范围降税或实施零关税存在不同立场,绿营的抵制与反对可能会影响ECFA后续协商的进程。四是岛内弱势产业或利益集团反对进一步开放大陆产品进口,更反对实施零关税进口,对台当局形成很大压力。同时这也与大陆照顾弱势群体和中小企业或南中部的政策相矛盾,让大陆面临两难选择。

  可以说,ECFA后续协商的重点与难点是货物贸易协议与服务贸易协议的协商及签署。尽管两岸有了初步的时间表,但事实上ECFA后续协商任务十分艰巨,困难很大,要如期完成签署一个能满足各方利益与期待的协议,需要两岸做出更大的努力。尤其是在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协商中需要处理好4个问题。一是要处理好两岸“互惠”与“让利”的关系问题;二是要处理好台湾对大陆的“国民待遇”与大陆对台湾的“超国民待遇”的关系问题;三是要处理好对台商与外商的相关政策平衡与WTO规则的衔接问题;四是要处理好ECFA后续协商协议中对台湾岛内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平衡与分配问题。(王建民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

【编辑:王义铭】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