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限制性思维困扰牵涉意识形态 文化ECFA呼之不出

2012年08月06日 08:2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阅读提示

  同文同种,文化血脉割不断,即便是在民进党执政时期,两岸民间的文化交流也从未停过脚步。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发生重大良性改变,“三通”实现了、ECFA签署了……商签两岸文教交流合作协议、建立两岸文教合作机制成为两岸学者和业者的共识,呼声不断,然而现实却是:原本走在各项交流前面的两岸文化交流,却未能迈出更大步伐。是什么绊住它的脚步?两岸文化交流制度化该如何破题?

  近期在两岸学术探讨场合,包括第八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人们不约而同聚焦于文教交流制度化。

  大陆台湾问题专家徐博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后ECFA时代,文教交流将是影响两岸关系的核心因素。“然而,两岸文教交流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大多数领域目前远没有实现常态化,更谈不上制度化。两岸文教交流还差一步。”台湾淡江大学大陆研究所教授潘锡堂认为,只有签订文化的ECFA,才能让两岸文化交流有实质深入的进展。

  上海台湾研究所所长俞新天进一步指出,经贸往来当然是两岸关系的重要一环,但即便是经贸往来也需要文化理解注入润滑剂。政治难题的破解、军事互信的建立、和平框架的形成,如果没有文化的支撑,恐怕也会徒劳无功。尽快推动文化交流制度化有着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

  限制性思维困扰人

  两岸文化协议的商签,民间有意愿,脚步却缓慢,中华文化联谊会副秘书长肖夏勇的看法是:文化牵涉意识形态,现在有些方面还不能达成共识。

  在教育领域,大陆方面自1985年即正式招收台湾学生,而台当局直到去年才开放陆生赴台读书,还是“三限六不”的捆绑式开放。近乎苛刻的限制显然影响了陆生的意愿。今年6月台湾高校招收大陆硕博研究生,计划招收575人,实际仅录取329人。而去年台湾各大学计划招收大陆学生2141人,结果只招到928人,连一半都不到。这难道不应该反省吗?台大副校长陈泰然忍不住开炮:对陆生限制太多,没有为校园多元价值着想,只是从政治角度切入,才会造成这样!

  近年来,两岸文化交流持续热络,可一些限制性思维仍然困扰两岸业者。台北出版业者吴心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台湾人特别是知识精英爱读大陆书籍,可是因为有台当局的限制,又涉及版权等问题,在台湾卖大陆书,可谓是处处陷阱、步步地雷。

  台湾《联合报》社长项国宁则指出,近年来对媒体刊登大陆广告的限制不松反紧。“希望当局能回归到对市场本身的考量上来,并建立起合理的管理机制。”

  大陆艺人张国立近日也讲述了在岛内拍电视剧的酸甜苦辣。他的最大愿望是希望拍摄的这部讲述国民党老兵回大陆故乡探亲往事的作品能获准在岛内播出。而这一切,似乎还是未知数。

  创造新的集体记忆

  是什么绊住了两岸文化ECFA商签的脚步?俞新天认为,关键是两岸文化认同“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商签文化ECFA,首先要从两岸文化认同上破题。

  台“文化部长”、作家龙应台曾经说过:当你深入下去就会发现,中华文化传统正在这里一脉相传。“但是,文化认同是一个复杂的现象。由于一些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两岸的文化相同中也有不同之处。”俞新天说,其一,台湾在完成现代化转型时,其社会文化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台湾文化的本土化也迅速高涨;其二,也要看到,文化除了传承,也有现实,而两岸间现实层面的共同是有不同的;第三,民进党执政的8年不仅是两岸在政治上相当隔绝的8年,也是两岸民众由于深层次文化交流的匮乏而在心灵上相当疏远的8年,这多少会造成两岸在理解对方时出现误读。

  两岸商签文化协议,文化认同需要破题。作为学者,俞新天建议:两岸要通过共同复兴中华文化这样新的共同实践,来创造我们新的集体记忆。

  岛内媒体的看法是,增进文化认同还要两岸多往来。“到过大陆的台湾民众,通常会改变原先大陆是黑暗的、落后的看法。可是,虽然到大陆的台湾民众人次增多,很多是多次往返的,新增人数并不占多数。”岛内媒体评论道:“接触往来中,两岸民众应当抱着理解、包容的态度,才会累积善意和互信。”本报记者 李炜娜

【编辑:王义铭】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