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裹着小脚开放 马英九能否“大修”两岸政策?

2012年08月21日 08:55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上周,马英九提出了设立两岸办事处的构想,表示应放宽陆生入台与陆资入台的限制,并承诺要“全盘翻修”已经不合时宜的“两岸人民关系条例”。连串积极表态,似乎表明国民党将全面检讨过去4年两岸政策“缩手缩脚”的弊病。不过,也有不少人基于过去的经验,质疑这些表态最终能否兑现?

  压力下的表态

  在马英九的上一任期,两岸两会恢复了中断9年之久的制度性协商,但在往后的交流活动中,台湾当局的表现可以用“一手开放,一手严防”来形容。戒备心理很多时候直接影响到了交流成果,如陆生入台,本来是为解决台湾高校招生难而开,但歧视性限制让许多大陆学生望而却步。

  大陆学生在台湾就读没健保(医保),不能打工,不能助教,没有奖学金等“三限六不”政策,其苛刻程度被台湾媒体形容为“举世罕见”。新近公布的招生结果显示,台湾高校今年招收大陆硕博研究生的缺额率超过四成。

  值得一提的是,马英九8月15日表示应检讨陆生入台政策,其实是就民进党“立委” 吴秉叡提案把陆生纳入健保一事做出的回应。当初民进党激烈反对陆生入台,今天马英九却在民进党的压力(事后被定调为个人“躁进”行为)之下,检讨对陆生的“不人道”,整件事耐人寻味。

  16日马英九又提出,1992年订立的“两岸人民关系条例”, 迄今没有太多更动,“确实需要配合现在时空环境”全盘翻修。不过,这也是回应台湾工业总会理事长许胜雄等人前一天的请愿,要求全面检讨两岸条例等现有法规,以扩大两岸交流。

  包括大陆游客赴台游、个人游等,实际上也都经历了业界先提出批评,当局再简化手续、降低保证金的松绑过程。有台湾媒体直言,马英九近期因油电双涨、证所税等一系列内政遭致民怨,加大两岸开放力度,可能成为他挽回颓势的试探之举。

  裹着小脚开放

  陆资入台政策同样饱受岛内工商界批评。截至今年3月,台湾已向大陆开放了161项产业,其中多数产业急需资金活水,像台湾的重头行业面板业、晶片业等连年亏损,已走到存亡的十字路口。岛内5家主要晶片企业5年亏损累计达3700亿元新台币。而台湾开放陆资入岛3年,仅吸引到陆资1.5亿美元(约45亿元新台币)。

  症结仍在“限制”二字。一些限制可以理解,比如怕陆资炒高房价,所以不允许其进入房地产业。更多的则是不合情理,今年3月,被视为力度最大的一波开放,仍提出陆资进入某些产业“须经专案小组审查”、“对投资事业不得具有控制能力”,不能担任或指派经理人等,被台湾媒体形容为裹着小脚的“鸟笼式”开放。

  “这种规定除非陆资头壳坏掉了才会来投资。”以敢言著称的台湾“内政部长”李鸿源举例说,台湾有一项规定,可向大陆采购物品,但不能向陆资在台投资的公司采购。“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李鸿源说,由于层层设限或缺乏配套措施,很多产业陆资“根本进不来”。

  陆生和陆资两项政策在岛内会引发争议,主要是因为损害了岛内教育界和工商界的切身利益。在台湾大有必要与大陆合作的领域,台湾当局尚且顾虑重重,其他领域的状况不难想见。比如大陆一直希望促成的两岸文教交流合作协议,就迟迟得不到台湾的回应。

  台湾能否克服心障

  “门打开,阮顾厝(一起来护家)”,这是台湾“陆委会”招牌式的口号。2010年台北举行的两会会谈上,封面印着这句口号和门神图样的宣传册,被分发到所有与会者手中,册子的重点内容,除了说明两岸交流对台湾的益处,还有台湾如何在两岸交流中守住“尊严”和“门户”。

  两岸关系就是这么微妙。经历了几十年对峙之后,两岸终于“相逢一笑泯恩仇”,但面对热情伸手的大陆,台湾根深蒂固的抵抗甚至恐惧情绪总是不自觉地流露。比如质疑大陆学生可能会是间谍,大陆游客会跳机成“黑人”,大陆为台湾水灾捐赠的组合屋甲醛会超标,大陆资本入台会威胁台湾安全,台商投资保障协议会让台湾变成大陆“殖民地”……

  马英九上台后提出“不统、不独、不武”的方针,“不统”被摆在了第一位。他所选取的“陆委会主委”赖幸媛,出身“台独基本教义派”的“台联党”,观察者指出,“陆委会”在迄今为止的两岸交流中,更多地担当了“唱白脸”和“刹车皮”的角色。

  对大陆一手开放,一手严防,正是马英九对台湾人民的基本交代,这一策略一直被马团队视为最稳妥的选票保障。前4年,马英九因对民进党的“抹红”表现敏感,而被蓝营媒体批评为没魄力、摇摆不定。然则,马当局过去摇摆不定的两岸政策中,究竟哪部分出自真心?哪部分源于压力?在马英九自称“没有连任压力,只有历史评价压力”的第二任期,真能摆脱选票和反对党的影响,取消加诸在两岸关系上的不合理限制吗?马英九近来这一系列的积极表态,多少让人感受到了些许希望。本报记者 王 平

【编辑:王义铭】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