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张世泽的“美丽花事”:我们卖良心产品
上午10点,骄阳正艳,在一片金灿灿的“海洋”里,台商张世泽正俯身察看晾晒在大棚里的黄花菜。“这是加工后的样品,即将送去检测。”张世泽拿起一袋黄花菜对笔者说,喜悦的神情里充满了自信。
今年58岁的张世泽出生于台湾农副产品加工世家,30岁出头就来到大陆。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来到了德化县春美乡,经过多次考察,看好这里盛产的“十八格”黄花菜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优良,于是他决定在这里扎根。
然而张世泽的创业之路并不平坦。2007年,张世泽投资设立黄花菜加工厂。然而,当时黄花菜产量不高,同时又有很多来自附近县市的小商贩竞相高价收购黄花菜。面对日益被抬高的收购价,迫于无奈,2009年公司解散了。
黄花菜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可当地农民加工出来的黄花菜都是暗黑色的,不仅不美观,还影响营养价值。2010年,春美乡政府意识到产业化与技术对于当地黄花菜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再次找到张世泽。张世泽便投入近200万元,以“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先进的加工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将“十八格”黄花菜品牌逐步推广开来。
“我研究的这项加工技术,能保持每根黄花菜的原有色彩和口感的原汁原味,让黄花菜成为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或者说让它成为美丽的艺术品。”张世泽自豪地说。在农场,张世泽总是亲力亲为,和工人们一起采摘、分拣、晾晒……每道工序都严格把关。
笔者随手拿起一株干黄花菜,金灿灿的非常漂亮,这并非单纯地在阳光下晾晒便可完成,其背后还蕴含着复杂和高超的加工技艺。在采访中笔者了解到,目前已有两个当地村民跟着张世泽在学这门加工技艺。“要学成需要时间和耐性,我尽量把技术交给想学的人,等到我老了,做不动了,就把这些机器全部捐给当地,让真正想做的人,把这项技艺传承下去。”
在春美,黄花菜的栽培历史已有300多年,种植、加工黄花菜是当地村民的主要经济收入之一。据张世泽介绍,目前黄花菜市场空间很大,单是大陆一年就有5万吨干黄花菜的市场需求。而全国的黄花菜产地主要集中在湖南、福建、河南等地,就供需关系而言,几乎年年供不应求,近年来黄花菜的市场价格也持续走高。
面对强大的市场前景,张世泽说:“我们现在一年也才加工生产干黄花菜一二十吨,事实上还可以继续做大,目前我们正在研发一个新品种,5月份就能收成,这样就能在以往的七八月收获季以外增产丰收。”
现在,“十八格”品牌下除了生产干黄花菜,还出产山茶油。张世泽告诉笔者,他采用的是用特制的煤气炒锅设备进行加热出油,确保榨出来的茶油浓度纯正。为了寻找合适的包装瓶,他特意跑到江苏的玻璃工厂,他说:“我们的瓶子要每个都四四方方,没有半点瑕疵,虽然成本高了点,但这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要保证品质,我们卖的是良心产品,只有严格把控好各道工序和各项指标,利润少一点,但形象好,质量佳,我们的产品才能走得更远。”(张圆圆 王双季 寇婉琼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