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从陆生纳入健保看台湾 人情味惨遭政治毒手

2012年10月16日 09:0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从陆生纳入健保看台湾人情味惨遭政治毒手
    有了健保的贴心呵护,陆生在台就学就没了后顾之忧。(图片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台湾“行政院院会”近日通过草案,让赴台求学的大陆学生有望于今年底或明年初纳入台湾健康保险。台湾已经连续两年招收陆生,但同时对陆生设下了“三限六不”的重重限制,更有一些规定带有明显的歧视性,如外籍生及侨生都享有的健保,独把陆生排除在外。

  据悉,该草案还需台“立法院”表决通过,才能最终生效。人们好奇的是,民进党作为“三限六不”的始作俑者,这次会不会在“立法院”继续把反对进行到底?两个月前,民进党“立委”吴秉叡主动提议应基于“人道”考量,将陆生纳入健保,之后蓝营才顺水推舟拿出了相关提案。

  陆生入健保不增台湾负担

  从上海来台湾淡江大学读书的女生崔耘,上月突发不明重病,血小板量仅剩正常人的1/50,随时可能爆发自发性内出血,情况危急。火上浇油的是,崔耘的商业保险医疗给付远不能负担沉重的医疗费用。家长从上海火速申请来台的同时,校方也积极募款,帮忙负担相关医疗费用。

  台湾媒体用“陆生重病住院付不出医药费,苦等妈妈赶快来”这样的标题报道此事后,陆生健保问题再次成为焦点。

  新上任的“陆委会”主委王郁琦本月初宣布,陆生纳入健保将是“陆委会”近期优先推动的三大政策之一。11日,台“行政院院会”通过了修正“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第22条,把陆生来台“停留”改为“居留”,如此,在台陆生就可加入健保了。

  根据规划,未来陆生来台就学居留6个月以上,即可加入健保,首批将有约1800名陆生受惠。陆生将以第6类资格纳保,每月保费1249元(新台币,下同),其中台当局负担500元,陆生缴交749元。

  反对陆生入健保的最主要声音,是陆生不应消耗台湾资源。但王郁琦指出,由于年轻人身体状况好,陆生上缴的保费很可能用不完,反而会改善台湾健保的财务状况,更不会增加岛内财务负担。

  台湾人情味惨遭政治毒手

  从淡江大学对学生的关照以及民间的反映来看,台湾的确有以“人情味”为豪的资本。但毋庸讳言,台湾的人情味也常常惨遭政治毒手。

  针对陆生的“三限六不”政策,包括陆生来台时不加分优待,不影响岛内招生名额,来台后不可打工,不可助教,没有奖学金,不得留台就业,还有只对部分大陆高校招生,招收人数有限额以及限制医事学历认证等。

  民进党当初坚决反对大陆学生来台,声称陆生会影响到台湾学生升学,甚至里面还会混入“间谍”。然而事实是,低生育率让台湾高校近年来严重招生不足,以至于满分400分的入学考试,个别人最低只考11分,也可收到好几份大学录取通知书。

  民进党在“立法院”不占多数,霸占主席台、反锁“立法院”大门之类招数也不能一用再用,所以,他们提出“三限六不”作为替代品,并最终与国民党达成了妥协。

  学费高,限制多,台湾两年只招到约1800名陆生,缺额率超过四成,几十所高校“颗粒无收”。鉴于民进党已经批无可批,台湾教育界的矛头更多地指向了台当局,他们批评说,国民党明明拥有多数席位,却出炉了与招生初衷背道而驰的政策,全世界都在抢大陆优秀人才,唯独台湾反其道而行之。

  民进党或将“有条件地反对”

  “基于人道,支持陆生可以纳保”,这是民进党最新的反应。陆生纳入健保草案通过后,民进党“立法院”党团召开记者会表示,陆生可纳保,但所有保险费用要全额负担,当局不应补贴。

  最早提出对陆生要讲“人道”的民进党“立委”吴秉睿,今年8月提议陆生加入健保后,其主张第一时间便遭到民进党内批评,民进党主席苏贞昌批语“不宜个人躁进”。

  不久前访问大陆的民进党中常委谢长廷,在北京提出台湾应依台方“宪法”认定两岸同属一国,同样被民进党定调为“个人行为”。但此间观察家分析认为,吴秉睿是苏贞昌嫡系,谢长廷也得到民进党默许,两人的“个人行为”都有替民进党投石问路的意思。

  在连续两次“大选”失利后,民进党已然清楚认识到自身两岸政策的罩门所在,却苦于不知如何脱困。其党内有人提议给陆生健保松绑,并表示不再“逢中必反”,但同时却要加一个“必须全额缴纳保费”的条件,以示反对党的基本立场未变,一手“个人躁进”,一手“老调重弹”,似乎已经成了民进党近期处理两岸事务的新模式。

【编辑:郭龙】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