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培根成咸肉? 媒体发文探讨人的质量与读书
和台北来的朋友说起莫言获诺奖,她插播了一件真人真事。她替姐姐检查上初中的外甥的作业,看见一大篇抄录的名人佳言,其中一句:知识就是力量——培根。她顺口问:“你知道培根是谁?”答:“培根?咸肉啊。”“那知识就是力量呢?”答:“什么和什么?”朋友敲着那页纸:“你看看,你刚写过的。”答:“噢,老师让写十条佳言,我从网上抄的。”
朋友感慨:“名言名篇只用来抄抄应付作业,文学也早成为没用的东西。这一代小孩子的目标是找工作,娱乐是漫画和电游,将来他们怎么和大陆的小孩子竞争?”
我笑着安慰她:“大陆的小孩子也在忙着玩手机、打电游,你不要焦虑。”
虽是玩笑,但问题真是两岸共有的——远离文学的滋养,缺少人文的教育。
一个现代人的质量,应该是他读过的书的总和。两岸的孩子在专心读书的青少年时光,都在为应试为升学而苦读,即使是有“名人佳言”这样的点缀,也大可以抄抄了事,因为无关分数,老师不追究,学生瞎应付。等考上了大学,应该可以补补看“闲书”的课了,却又要为了各种证书、为了留学的英语考级继续应试读书,面试时证书掏出一大把,处理起问题来不知ABC。一位新闻学的硕士实习生曾经问我:“团长大还是营长大?”我反问他:“你小的时候没下过军棋吗?”答:“没有。”“那也没看过军事方面的故事、电影、杂志吗?”答:“我对军事不感兴趣,家里也没军人。”这是一个好理由!没教过、没考过、不感兴趣,当然不知道。而阅读,本来是可以延伸一个人的生活经验和教育的,文学的阅读更是让人感受悲欢离合,知道同情感恩,可惜,现在很多人在读书的年纪就放弃了阅读,读书在漫长的备考时光里已变成实用的工具,相应的,书店的畅销书区摆着的也都是“大全”、“指南”、“教你成为……”、“如何应对……”之类,而不实用的“美学散步”、“小说精选”渐行渐远,远离了一代人的视线,这将造成人和社会的缺陷。
这话并不过分。有证书没能力,有医术无仁心,有水平没德性,我们正在为这样的人付出高成本,社会在为这样的人付出代价。坚持真、维护善、爱惜美,这些通过文学和广泛的人文教育可以塑造的心质与人格,被我们忽略太久了。
莫言成为海峡两岸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我那位台北朋友连说:“好事好事,至少让小朋友们知道,小说是有用的,可以得大奖喔,奖金不少哦。”我得寸进尺:“希望带动两岸的小朋友重读文学,滋润一下实用化的心灵。”朋友回应:“难。”仔细想想,对于涉世不深的青少年来说,文学打不过漫画、电游自有道理,凡欲速攻其心者,必给予浅白直接的快慰,漫画和电游自有其刺激与吸引。此时,还是要成人们出手,帮助孩子建立起阅读的习惯,找到阅读的乐趣,成长为一个既有一技之长又识真假善恶的健康的人。
如何帮助?莫言的答复最妙。有望子成龙的家长替孩子向莫言要书单,莫言答:“最好是家长先读了,觉得有趣有益又适合自己的孩子,就推荐给孩子。”这就是让大人先阅读嘛!大人加入读书的行列,对孩子是最大的帮助。莫言说他获奖的事“闹腾”不到一个月就会过去,希望他关于“书单”的这条建议也跟着“闹腾”一阵,让两岸更多的孩子不要再闹“咸肉”的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