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两岸交流25年:危难见真情 构筑互信与互助基础

2012年10月24日 13: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北京10月24日电 题:危难见真情

  中新社记者 卢彦蓉

  “此次我们要捐助的物资是每个人50斤面粉、50斤大米,还有棉被、棉服数千套……天气冷了,要让他们安心过冬。”台湾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志工廖明仁近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当时,他正在准备向北京“7·21”暴雨受灾地区及北京周边贫困地区发放的第二轮捐助物资。

  慈济基金会是最早参与大陆慈善事业的台湾慈善组织。早在1991年,华中、华东发生特大水灾时,慈济便在岛内及海外展开募捐,并在河南、安徽、江苏3省的4个县市兴建了63个受灾民众社区,为当地民众提供帮助。

  “那是两岸隔绝40多年来台湾民间组织第一次对大陆同胞的援助活动。当时在岛内发起募捐时,有很多反对的声音。但慈济的志工很坚决,执意去大陆灾区。”廖明仁说。

  此后,1994年华南水灾,1995年青海雪灾,1996年福建风灾,2003年的“非典”(SARS)疫情,2008年的汶川地震……慈济基金会都向大陆伸出了援助之手,甚至抢在第一时间。据廖明仁介绍,20多年来,慈济在大陆的援助地区达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涉及各地学校援建、骨髓移植、医疗援助、慈善访视、资源回收等工作。用他的话来说:“兄弟受难,岂有不帮的道理?”

  在1987年两岸宣布开放探亲的大背景下,面对危情、灾难,两岸同根同族的血脉之源和唇齿相依的手足之情逐渐填平了“那一弯浅浅的海峡”,让爱的传递畅通无阻。

  2003年春,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两岸有关医疗团队先后举行了7次不同形式的学术研讨会。大陆各界向岛内运送了10余批次总价值1000多万元人民币的捐赠物资。在大陆“非典”疫情严重的时刻,大陆台商纷纷慷慨解囊,表达了共同抗击“非典”的决心。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台湾地区候任领导人马英九第一时间发布新闻稿,呼吁民进党当局与社会各界发挥人道精神,并以个人身份捐款新台币20万元。一时间,岛内新婚夫妇捐出婚礼礼金,公务员、企业员工捐出一日所得,宗教团体捐出日常节余款项,少年儿童砸碎扑满捐出压岁钱……

  “捐款的电话快被打爆了,几乎所有台商都动员起来,很多台商捐了又捐。”这是灾后大陆各地台商协会的普遍情况。多场赈灾募捐晚会在岛内举办,台湾知名艺人高凌风还为此创作了一首《震不碎的心》,“我会在你身边和你一起坚强面对。同胞的情谊,哪里能被震碎……”

  这首道出了两岸同胞情谊的歌余音未落,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再次发威。台湾属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受冲击范围、程度更大。关键时刻,大陆方面采取实际行动,在当年12月举行的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一口气宣布10项惠台措施,助台渡过难关。

  从于右任“山之上,国有殇”的望大陆绝唱,到余光中“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的守望,百余年来,“一弯浅浅的海峡”曾阻滞了两岸同胞迈向彼此的脚步,却未曾切断血浓于水的亲情。用知名台湾问题专家孙升亮的话来说,“当灾难发生时,两岸已不分彼此,只有一个共同的信念,那就是救助同胞、展现真爱。”

  2009年8月8日,台湾遭遇“莫拉克”台风强袭,大陆各界迅速展开各种募捐。12日,海协会18家理事单位向灾区提供首批捐款1.06亿元人民币、500万港元,这是水灾发生后台湾收到的来自岛外的第一笔大额善款。此后,大陆连夜赶制100套活动板房、1000台消毒机、1万件毛毯、1万件睡袋等先期救灾物资送至高雄港。

  “危难之中见真情,两岸民众的感情也已在一次次携手面对灾难中越来越深厚。因此,顺应民意民情,同舟共济才是两岸关系发展的方向。”中国社科院台研所副所长朱卫东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

  社科院台研所研究员王建民也认为,手足之情不可断,民间力量不可小觑。两岸在政治上求“共识”,经济上求“优势互补”的同时,应更加重视两岸同胞感情的交融,这才是政治互信与经济互助的基础。(完)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