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军公教人员福利争议 台湾养老金被政治绑架
为了挽救低迷的声望,在在野党的穷追猛打后,台湾“行政院”前天表态要砍掉退休军公教人员年终慰问金,只有少数弱势人群可继续享受这一待遇。由劳保基金传出破产危机,而引发各界对军公教退休金制度的声讨声浪,能否随着年终慰问金的删除而平息,还很难说。事实上,岛内不仅劳保遭遇资金瓶颈,农保、“国保”也都面临相似问题,养老金进行市场化运作是长远之计,但这一制度在台湾却被政治绑架,各种问题便随之而来……
台湾实行养老金发放多轨制
台湾现行的养老金制度包括公教人员保险、军人保险、劳工保险、农民保险、“国民年金”等几种,它们的主管单位不同,收益也大相径庭。
顾名思义,公教保险的参保对象是公务员和教师,由台当局“铨叙部”主管。“开始时,只有公立学校老师才享受这一待遇,十多年前,私立学校教师才加入进来”。台湾老人福利协会理事长陈德光告诉导报记者,这种保险,由被保险人自负35%,政府补贴65%。公教人员服务满25年就能申请退休,退休后可选择一次性领或按月领,若选后者,每月领的薪水相当于工作时的95%。
在台湾,军人虽然属于公务员,但他们的养老保险却不属于公教系统,军人保险由台“国防部”主管,其保险给付包括死亡、残废、退伍、育婴停薪留职等。由于军人所享受的养老待遇和公教人士差不多,一般就把军人、公务员、教师的养老保险合称“军公教险”。
台湾覆盖人群最大的养老险种是劳工保险,它面向的对象主要是私营单位员工,由“劳委会”主管。陈德光说,劳保的参保人数有近千万,所以一听说劳保将破产以及延迟退休,这次才引发这么大的风波。这种养老险的保费由被保险人分担20%、企业分担70%、政府补贴10%,退休后收入的高低,主要由平时所投保费多少决定。
另外,台湾还有老农保险,主要面向农民,由“劳委会”主管,老农每月缴纳78元满6个月,超过65岁每月就可领7000元(新台币,下同)的老农津贴。2007年,台湾又出现一种新的险种——— “国民年金”,享受不到军公教险、劳工保险的人士均可参保,对老农津贴不满意的农民,也可以退出农保,加入“国保”。这种保险,被保险人负担四成保费(674元)、政府补贴六成,超过65岁可申领养老金。
养老金差距大引发阶层对立
台湾各种退休金制度几乎将所有人“一网打尽”,与周边国家或地区相比,台湾的保障水平并不低。俗话说“不患寡,而患不均”,台当局早年在制度设计上的不平等,引发了不同阶层之间的对立甚至仇视。
军公教人士50岁左右就可退休,退休金加上18%的优惠存款(俗称“十八趴”),每月实拿的薪水,可能比在职军公教人士还高;终其一生,不少人申领的退休金可多达两三千万;而劳工阶层退休晚,退休后的收入或许还不到军公教的一半。
“退抚制度可能有不周之处,但绝非退休军公教人员的错,请就事论事,不要攻击、污名化我们。”面对近来岛内对退休军公教福利的争议,台北一名教师在网上疾呼。台当局解释优待军公教的原因,是早些年军公教的收入不如民间,但外界普遍认为,国民党这样做,也有政治上的考量,就是笼络军公教人士成为他们的支持基础。
陈德光说,军公教的高福利,不仅成为他们的“原罪”,也沦为改革的阻力。“当台湾财政或保险出现亏空,要加税或增加保费时,民间总有一股声音,让政府先检讨军公教的高福利。”而民进党也常拿军公教说事,藉此操弄政治攻击对手。去年,蔡英文被曝边领“十八趴”边骂“十八趴”,就是明显例子。前几天,民进党一部分人又被曝出边领年终慰问金,边骂年终慰问金。
台媒吁让养老金回归市场机制
与其说军公教保险是一种保险,不如说是一种福利;事实上,台湾其他养老保险也都如此,只是程度问题。
陈德光说,岛内养老保险普遍存在资金紧张等问题,最主要原因还是“缴得少,领得多”,权利义务不平衡。在台湾,涨保费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还是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执政党担心失去选票,一般不敢轻易涨。不仅不敢涨保费,有时候为了和在野党比 “亲民”,还开出大支票,老农津贴就是明显的例子。1995年,刚开始设这个险种时,被保险人每月可领3000元;2003年,涨到4000元;两年后,又涨到5000元;2007年,涨到6000元;去年底,又涨到7000元。保费没涨,被保险人的收益却连连加码。所以,前一段时间,农保传出危机也就不足为奇了。
台媒呼吁,应让台湾的养老金从福利属性回归到保险属性,让其遵循市场规律,否则制度不会长久。“别再让民粹领导专业,最后受害的还是纳税人及下一代。”(导报记者 薛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