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怀:积累以“九二共识”为主体的共识群
以纪念“九二共识”20周年为主旨的“九二共识”20周年座谈会30日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会上全国台湾研究会执行副会长周志怀谈到了“九二共识”的三个功能与作用,须走出的三个误区,更提出了自己的四点建议。
全文摘编如下:
周志怀指出,随着两岸关系的发展,“九二共识”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功能与作用。就2008年前的两岸关系而言,“九二共识”是两岸协商、对话的必要条件与前提,是两岸能否进行谈判、协商的指标与风向标。2008年以后,“九二共识”的作用发生了一些变化,成为了两岸建立互信的基础,“两岸关系的核心是建立互信,而建立互信的基础则是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到了2011年,周志怀认为,“九二共识”的功能与作用又转化为了两岸和平发展的基础,若是抽掉“九二共识”的话,即是抽掉了这些年来两岸和平发展的基础,此基础之上的建设也将随之倒塌。
周志怀随后指出,须要走出的几个误区则是,“九二共识”过时论、升级论与清晰化。过时论是指有人认为“九二共识”是20年前的产物,现时的时空环境已与过去不同,因此“九二共识”已有局限性。而升级论则是指有人认为两岸关系现在已经超越了事务性协商进入了深水区,因此有必要升级,形成“后九二共识”。然而周志怀认为,20年前的“九二共识”其实仍旧有着现实意义,而所谓升级的条件其实也并不具备,这些理论或许确实有些创意,但是坚持“九二共识”仍是发展两岸关系的关键。至于有人希望将“九二共识”清晰化,台湾也有人尝试将“九二共识”做一种集大成、扩大化的表述,周志怀则认为这样其实是在压缩两岸发展的空间。
周志怀随后提出四点建言,认为须正确理解“九二共识”的精神;坚持“九二共识”,扩大两岸战略回旋空间;循序渐进,达成新共识,累积以“九二共识”为主体的共识群;寻找践行“九二共识”的多种路径,发扬求同存异精神,最大限度地发挥“九二共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