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人看台湾:“孤岛”不孤 “谢”是一种习惯
中新网11月1日电 台湾《旺报》1日刊载在台求学的大陆交换生林忆夏的文章,作者抱着一颗希望认识台湾,找寻自身的态度,利用对台湾的初步了解,给读者呈现了台湾的生活。
文章摘编如下:
来台湾一个月了,有当地的同学不解地问我,你明年6月份就要硕士毕业了,怎么现在还来这里?当大陆的同学忙着毕业论文开题、找工作以及谈婚论嫁,焦头烂额并不亦乐乎,我却一个人屁颠儿屁颠儿地翻着墙过来了。那墙上分明贴满了大字报,上面写着“就要毕业的人了,该干嘛干嘛去!”
毕业论文写完了吗?没有。
工作有着落了吗?没有。
谈对象了吗?没有。
对啊,那我来这里干嘛?!
可是我找不到不做的理由。
小时候对她的无限好奇和向往,就在书本里用着重号画过。不仅仅是那句“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还因为常常听外公提起对岸住着的祖辈亲戚。长大后,经过数不清的偶像剧的欺骗和文艺电影的熏陶,对她的热情有增无减。最重要的是,人生走过四分之一的时候,老天又突然丢给我一个台湾爸爸。
有经历过才有发言权
所以几个月前,正在北京实习的我,得知学校赴台交换生甄选的消息后,便毫不犹豫地报了名,革命战士赴杀场般毅然决然。到底她是藏在旅归亲友们的各色伴手礼里的惊喜,还是喧喧闹闹的新闻报道和综艺节目上的模样?有经历才有发言权。
也许正是因为我的这股杀气,使我最终得到了这次自认为十分宝贵的机会。飞机越过海峡的时候,华灯初上,我在台北的城市上空,居然矫情地挤出了几滴眼泪。
前几日读到平路的文章《陆生眼中的“孤岛”?》,乍一看标题便吓了一跳,何谓“孤岛”?这么说,我也不幸流窜到这座“孤岛”上了?
不然,而我看来,“孤岛”不“孤”。这个世界纷繁而复杂,从来就没有“你是孤独的,而我不是的”这样的绝对对立。如果说大陆的人碌碌而活,嬉笑怒骂,但你不能阻止我的斥责,就像你不能阻止这背后的爱一样,只是墙外的人看不懂。台湾又何尝不是?每个相对独立的社会体又何尝不是? 若真的有,那也就只有“大孤岛”和“小孤岛”而已。
而关键是,墙内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
谢是一种生活习惯
刚来台湾的时候,我承认我偷偷地上了一课。就像平路说的“台湾人情温暖,随处是支持体系。”当与公交车司机互道谢谢的时候,一开始我很不习惯,但抛开形式不谈,我会真切地想到他们的工作确实 辛苦,而这是我在大陆生活这么多年来,所不曾为基层工作者设想过的;而完成任何一次的消费行为后,按大陆的思维方式就是“我付钱给了你,凭什么我还要对你说感谢?”想来不然,谢的是其实是对方的热情服务和一如既往的质量,谢的是人和人之间的一种真诚, 谢的是一种生活习惯、一种人生态度。
我无意要举更多的例子,因为它们的名字叫细节,而细节从来都是要你自己去亲身体验的。我一直以为,一个社会的发展程度最终是要归结到文明之上。
我想说的是,不必刻意指责大部分年轻人。人生过半或是双鬓斑白的长辈又何尝做得很好?其实这是人的一种通病,正应验了那句老话“身在福中不知福”。
还有所谓的“台湾年轻人不喜欢思考”,大概也多半出于此因吧。不论如何,所有的判断都不能单纯地从该事物的本体出发。
带一堆台湾好友回去
是“大孤岛”要勒紧裤腰带,还是“小孤岛”人人自危?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空,其实很多比较都无需比较。相对而言,或许如何维持已有的佳状会显得更加紧迫。就像传播学院的Peggy老师试图引导我们在课堂上探讨“台生和陆生,谁更有motivation(动机)?” ,答案似乎也真的不是那么重要了。
就先从做好自己开始,不管你是谁,不管你在哪。
至于我,其实也早已料到会有如今“同学在大陆找工作,我在台湾找自己”的尴尬局面,但也早就计划好在台湾做相关的新闻研究,并顺势提前完成毕业论文,一边环岛旅行一边坚持自己的艺文创作理想 ,说不定哪一天,工作就悄悄找上门来了?虽然我十分肯定,我无法完成老妈批示的“带一个台湾男朋友回来”的艰巨任务,但至少我可以带一堆台湾的好朋友吧?
跌倒的痛和后悔的痛,哪一个更痛?不懂装懂和懂过却只想都不懂 ,哪一种更懂?
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
就这样,在这样一把青春看似懵懂的年纪,认识一下自己以及身后的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