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特稿:台生陆生跨海峡 求学经历改变对两岸看法

2012年12月26日 14:5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北京12月26日电 题:台生陆生跨海峡

  作者 石龙洪

  “心平气和地观察我们相识相遇的地方,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北京大学台籍博士杨中浩在总结他的2012年时,对中新社记者说。

  杨中浩2005年“登陆”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预计明年毕业。他想留在大陆做研究工作,希望所学对两岸政策有贡献。

  家在广东的刁培煌是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大二学生,他是第一批赴台读本科的大陆学生。他说,在台湾自己收获了独立和学习能力。2012年刁培煌认为最有意义的事情是他接任学校陆生联谊会会长。“陆联会”平常组织各种活动服务陆生,现在有成员100多人。

  “大陆的发展快到超乎我的想象”,来自台北的陈宗尧如是评价大陆的变化。他是中国政法大学本科和硕士毕业生。

  2001年陈宗尧就来到北京读高中,他和姐姐一起来大陆求学。现在姐姐已经是中央音乐学院的讲师,学法律的他则刚刚通过大陆的司法考试,希望未来能够在大陆从事律师工作。

  陆生、台生跨越海峡求学,他们是两岸教育交流最直接的体验者。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在大陆求学的台湾学生有7346人,赴台湾求学的大陆学生则超过1800人。他们彼此在对岸收获不同的体验。

  杨中浩认为在北京大学拥有更宽广的视野,能接触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政要、企业家。在刁培煌看来,台湾学生友好、思维活跃,学校的师资力量强,社团活动丰富。陈宗尧则认为,大陆的竞争更激烈,国际化程度比台湾更高,大陆学生自律能力强、生涯规划明确;台湾学生更注重自由发展个人的优势,更具创意。

  台生、陆生在对岸收获的同时也在在遭遇属于他们的问题。

  台生在大陆面临激烈的竞争。陈宗尧直言“在大陆学习比在台湾辛苦,在大陆市场上竞争,台生没有特殊性,和大陆学生机会均等”。杨中浩也发现想要在北京找一份与台湾研究相关的工作难度很大。

  陆生在台湾亦面临生活、工作的问题。如健保方面,今年9月,淡江大学的陆生崔耘得了重症,却无健康保险,只能募款应急。在台陆生是否能享受健保待遇引发岛内多方广泛讨论。

  台湾当局对陆生的“三限六不”政策(限制陆生赴台总量,不加分、不提供奖助学金、不影响招生名额、不允许校外打工、毕业后不可留台就业等),让陆生产生不安定感。如果政策不变,尽管在台湾接受教育,但是陆生终究需回大陆就业,而大陆竞争压力更大。

  为了台生和陆生更好地发展,两岸都在完善各自的政策。如大陆为增加台生在陆就业的机会,一些省市正在扩大大陆毕业的台生及其他台湾居民到大陆事业单位就业的试点,今年在福建、江苏试点基础上,新增天津、上海等4省直辖市。

  台湾方面,10月,台当局行政机构拟将在台修读学位的陆生的身份从“停留”改为“居留”(完成学业后须回大陆),并拟将陆生纳入“健保”体系。11月,台当局教育主管部门开放承认大陆41所大学的肄业证明,在大陆台生、大陆配偶都是受惠对象。

  两岸的未来在青年。台生和陆生都是两岸教育交流的使者,是两岸的体验者、观察者,也是两岸关系的推动者。杨中浩希望未来自己的所为能够“帮助我们的同胞”。陈宗尧希望未来能够服务更多的人,特别是服务更多的大陆同胞去台湾学习,就像当初他到大陆得到很多人的帮助一样。

  两岸的青年需要更多的交流,正是跨海峡的求学经历改变了很多台生、陆生对两岸的看法。陈宗尧建议“台湾学生有机会一定要来大陆走走,看看大陆的竞争,感受国际化视野,否则在台湾看大陆容易隔着一堵墙,其实面前可能仅是一层膜”。(完)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