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大陆人看台湾:与台湾画家深度交流零距离

2013年01月06日 13: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1月6日电 台湾《旺报》6日刊载投稿文章指出,对一个愿意深度交流的文化人来说,两岸的距离就是“零”距离。文章作者指出,台湾艺术家关兰抱着致力于两岸文化艺术深度交流的心愿,和对釉下五彩独特魅力的喜爱,来到陌生又孤单的大陆,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使者。

  文章摘编如下:

  两岸有多远?对一个愿意深度交流的文化人来说是“零”距离。不了解,是因为没有交流;了解不透,是因为没有深度交流。关兰,一个生在香港,长在台湾的艺术家,只身深入大陆湖南瓷城1年多,创作出了许多令人神往赞叹的作品。只是令人有一丝困惑:是什么促使她放下安逸习惯的环境,来到这个陌生又孤单的地方?

  初冬的一个午后,与关兰相约在湖南醴陵的创作室内,听她谈艺术 ,看她当场作画。渐渐明白:是致力于两岸文化艺术深度交流的心愿 ,是釉下五彩的独特魅力。

  隔山画艺 一脉相承

  关兰上世纪50年代生于香港,父亲关保民是隔山画派的重要传承人 ,能书擅画并工诗,被称为香港画坛“三绝牡丹王”。

  关兰自小跟着父亲习画,19岁时负笈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打下了坚实的美学基础。早年,父女俩在台湾、香港开过不少联展,其导师林玉山曾这样评价关兰,“所学除于师大外,多得自家传,且似有胜蓝之概。”

  关兰毕业后先是执教,上世纪80年代,她在台北创办了隔山画馆,该画馆从理念上完全不同于其它的台湾画廊,它率先沟通两岸的文化信息。

  2000年以后,关兰在上海主持成立了海上山艺术中心,举办了《新境•心镜──海峡两岸水墨艺术家联展》、《上海世博会523两岸交流画展》等一系列展览,当之无愧地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使者。

  多年从事两岸交流和举办展览,在文化艺术领域的积淀与养成,开拓了她独到的眼界和宽阔的视野,投射到釉下五彩瓷的创作上,绚丽多姿,与众不同。

  瓷绘天地 创意无限

  在醴陵金煌瓷艺的顶楼,关兰有一间独立的创作室。创作室不大,也很简单,但充溢着浓烈的艺术气息。地上、桌上、架上都摆放着各种瓷瓶,有成品、半成品,也有素胚,器形各异,让人目不暇接。关兰穿上方便工作的大围兜,正在那一堆瓶瓶罐罐中忙活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浸泡成长的关兰,温婉尔雅,柔声曼语,春风拂人。操着一口略带港味的普通话,关兰款款道来:“去年我偶然来到长沙,偶然接 触到釉下五彩瓷,就与釉下五彩瓷一见钟情。瓷绘艺术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让我越画越爱,越画越放不下。”

  早年,她就随父亲接触过艺术瓷绘,也多次去过台湾的陶瓷中心莺歌市,对陶瓷可谓并不陌生。但当关兰接触到醴陵的釉下五彩瓷时, 立即被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罄、薄如纸的瓷质所吸引,于是放下手头所有工作,前来醴陵深入了解。

  在金煌创作的一年多时间内,关兰完美地解决了两个问题:颜色与温度的掌控,画面与器形的结合,当然,这个过程绝非坦途,充满了探索的艰辛。

  釉下五彩工艺是颜料覆盖在釉下于摄氏1370度烧制而成,复杂的高温化学反应会使颜料发生变化,而偏离作者的最初设想。不同的颜料 ,其发色力度与渗透性又往往不同。关兰通过上百次的反复琢磨,终于过了工艺关,熟练掌握了各种颜料的发色特性,尤其对常人难以驾驭的粉红、土黄、紫色等,更使其作品魅力独具。

  瓷器是立体的,不同于平面宣纸,所以在画面结构上,区别很大。 如何使画面适合于器形结构,历来是陶瓷艺术家所探讨的重要课题。 因为是“半路出家”,也没有在大陆成长,所以她没有诸多条条框框的限制,反而能突破藩篱,无拘无束,率性本真,自成一派。

  关兰的造型能力非常强,艺术感悟超群,加上隔山画风又与醴陵瓷 质的细致洁白非常相契合,所以任何器形,再平凡普通,只要到了关兰手里,经她构图描画,立马流光溢彩,器形与画面、色彩都异常完美和谐。

  她的作品题材广泛,兼工带写,构图疏阔有致,动静相和,放中有细,笔下的游鱼、蝴蝶、秋虫栩栩如生、造型精准,菊花、凌霄、牡 丹等花卉艳而不俗,娇而不媚,与釉下五彩的温润水灵相得益彰,堪称艺术精品。最令人叫绝的是,关兰总会配上几句精妙的题款诗,更将画中的意境悠然烘托,总能触动人的心绪。举个例子:许多画鱼题字都是鱼乐图,但关兰在她的桃花鲤鱼瓶却题诗:游鱼逐浪感浮沉, 兴替人生阅古今,何似溪山诗隐去,桃花流水伴清吟。

  深厚的家学,扎实的功底,超凡的艺术创造力,对艺术的执著追求 ,以及数十年创作与两岸文化艺术交流的沉淀,都如同在地壳中奔腾不息的岩浆,碰到釉下五彩,喷薄而出,光芒万丈。

  毋庸讳言,现在大多数的交流都会停留在表面,譬如现场作作画, 办办展,进行学术研讨等,而关兰是不一样的。她深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索性在醴陵赁屋而居,真真切切地一头扎了进来,锲而不舍地钻研。她经常长时间地待在制陶工作间,观摩学习,并与醴陵的陈扬龙、孙新水等国家级大师交流,从中受益颇多。而她的技法与创新 ,也给传统的釉下五彩以新的启迪,带来了一些探索和改变。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两岸文化深度交流。

  放下浮夸 深度交流

  著名陶瓷专家、大陆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田申如是评价: “关兰给醴陵艺术瓷开创了一种新貌,在她身上体现出台湾艺术家的 严谨工作态度和卓越的艺术创造力,无愧海峡两岸文化艺术交流的典范。”

  随着创作的深入,这种交流在进一步的发芽、开花。10月,“关保民百岁诗画展暨关兰釉下五彩瓷绘展”在香港举办, 盛况空前。香港艺术界尤其对关兰的釉下五彩瓷艺术高度关注,好评如潮。

  在11月4日刚刚结束的第16届上海艺术博览会上,关兰的作品大受欢迎,不仅现场就全部售出,而且有机构邀请她到上海办专展、开研讨会。

  关兰一直有一个心愿,那就是将隔山一脉的画艺,尤其是父亲自创 的一些家传技法发扬光大,让台湾与大陆的艺术更好地交流与融和, 将釉下五彩艺术推介到台湾去。“台湾的艺术之根在大陆,越深入, 收获越大。”现在,她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创作载体──釉下五彩瓷, 她这样深情的投入,定能开创出一片艺术瓷绘新篇章。

  期待关兰,期待她将带给我们的更大的惊喜。

  (杨丹 《湖南日报》文化副刊部副主任)

【编辑:王栋】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