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反核”运动不止 “废核”之争困扰台湾
华广网20日刊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王建民的评论文章分析台湾的“废核”之争。文章指出,未来是否续建或停建成为目前新的争议焦点,更是江宜桦“新内阁”面临的一大挑战,“核电”争议仍会持续困扰台湾。
全文摘编如下:
台“核电”争议与“反核运动”由来已久。台湾自1980年提出兴建“核四”(第四核能发电厂)以来,历经30余年,争议不断,“反核”运动不止,让这一投资数千亿元的巨大工程至今不能完工,未来是否续建或停建成为目前新的争议焦点,更是江宜桦“新内阁”面临的一大挑战。
目前,台湾“反核”的核心是主张停止“核四”建设,未来逐步消除核电厂(目前台湾3座核电厂),建立“非核家园”目标。
日本大地震与发生福岛核灾之后,国际上出现一股停建核能电厂浪潮(尽管部分国家或地区继续发展核电),“反核运动”在台湾重新高涨,对进入关键时刻的“核四”产生新的影响。当前,历经数十年与无数风波的“核四”电厂建设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依负责“核四”建设的台湾电力公司规划,今年6月将提出最后一次追加预算案,2014年向“核能安全委员会”(前能源委员会)申请装填一号机燃料棒,2015年11月商转发电供电。但如今面临的形势是:民间“反核运动”与“废核四”声音日益高涨,最大在野党民进党也强调要求停建“核四”,而且力争在即将开始的“立法院”新会期完成“无核家园法案”立法,最终在台湾建立“无核家园”目标。
核电发展与建设,确实是一个两难问题。发展核电,存在安全疑虑,日本福岛核灾进一步加深了这一疑虑;不发展核电,对缺乏自产能源的台湾而言,则存在能源不足、电力不足与电价上涨压力,对经济发展与民生不利。作为执政者的马当局与“新内阁”,当然要勇于负责,不能随“反核运动”起舞,而且“核四”是依法兴建,已投资数千亿元,当然希望在维护“核安”前提下继续兴建,造福台湾,造福民众。在野的民进党则不同,“建立非核家园”是其重要的政治主张,从来不会从经济、电力、核安等多方面全面考虑这一问题,更多的是政治考虑与政治算计,“反核”成为其政治动员的重要工具与手段。
目前,民进党利用民间“反核运动”高涨之际,开始大打“反核牌”,主张并要求停建“核四”。不仅吕秀莲等人积极推动新北市“核四试运转公投”连署活动,民进党三巨头苏贞昌、蔡英文、谢长廷等同声要求停建“核四”。民进党党中央已定调3月为“反核月”,将于3月8日成立“妈妈监督核电厂联盟”,3月9日举行“废核”大游行,要让“反核”议题“遍地烽火”,到处燃烧,让民进党强力推动“非核家园推动法”能够在“立法院”有强大的民意支持基础,并延续到明年的“七合一选举”,以便从中获得更大的政治利益。在“立法院”新会期中,民进党不是将有关经济法案如自由经济示范区相法法规、公共债务法与财政收支划分法等列为优先法案,而是将“非核家园法”与“反跨媒体垄断专法”等列为优先法案,显然有更多的政治考虑。
在“反核”运动高涨情况下,马当局与泛蓝内部对“核四”的立场也变得非常谨慎与小心,策略有所调整。新北市长朱立伦表示,“没有核安,就没有核四”,马英九则表示“有核安,才有核四”,显然将核安全作为“核四”商业运转的前提条件。攸关“核四”建设的最关键一役是今年6月“立法院”对“核四”追加预算案的审议,必会引发一场激烈的政争,绿营会强力抵制,阻挠预算案的通过,不仅让“核四”续建与商转增加新的变数,也考验“新内阁”的协调沟通能力与执行力。若“核四”追加预算受阻,可能让“核四”建设陷于停工、无法完工与进行商转发电的境地,可能造成未来台湾电力供应紧张、电价上涨与企业成本增加的压力,台湾将为此付出更大的代价。可以预期,“核电”争议仍会持续困扰台湾。(王建民: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