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日”签涉钓鱼岛协议 渔权问题就风平浪静?
“核四案”、“年金案”、“赖素如涉贪案”再加上劝阻参选下届党主席的“逆耳之声”,入春以来,一连串的烦心事搞得马英九愁眉难展,连女儿大婚都遮遮掩掩,不露喜色。然而,在10日举行的国民党中常会上,他终于绽开笑颜,亲自宣布一个“好消息”:商谈16年未果的台湾与日本渔权谈判此次取得重大进展,双方签署协定,日本方面将取消钓鱼岛海域“暂定执法线”,允许台湾渔船自由进入钓鱼岛周边12海里以外海域作业,条件是不得有登上钓鱼岛的举动。台媒报道,“与会中常委闻言全体鼓掌两次”。
马团队如此欣喜概因钓鱼岛附近海域是台湾渔民传统作业区,日方若悍然在该海域驱离台湾渔船,台湾势必派船护渔,双方公务船在钓鱼岛海域遭遇会否引起风波实难预料。而签署渔业协议终于拆除了可能引爆的火药桶。
台湾“外交部长”林永乐美滋滋地告诉媒体,此番“日本当然有让步”,过去这么多年来,台湾与日本关系一直在成长,尤其在日本“3·11大地震”后台湾民众对其予以支持帮助,协议能达成“双方的友好关系是关键”,并称“在主权问题上未让步”。
果真如此?对台当局的良好自我感觉,境内外媒体的普遍反应是“错愕”。澳门媒体将“协议”的实质内容概括为:日本以台湾当局十分急切的“渔权”,来轻易攫取对钓鱼岛的“主权”;而台湾当局则以间接搁置历来主张对钓鱼岛所拥有的“主权”,来为台湾渔民换得在钓鱼岛海域捕鱼的“渔权”。“协定”貌似让台湾渔民受惠,实际上是让日本宣称其对钓鱼岛的“主权”多了一份说辞。长期以来,台湾渔民在自己主权范围内的钓鱼岛附近海域捕鱼,却被日本要抓就抓,要罚就罚,受尽屈辱。如今台当局既然声称“主权问题上未让步”,那么在自己主权范围内的渔场,获别人许可,无干扰地捕鱼,有何值得沾沾自喜?
“大陆施压,台湾获利。”台湾某作家撰文直戳“协议”要害,而“日本使‘离间计’欲断绝两岸联手保钓”的政治图谋也难逃媒体的照妖镜。
钓鱼岛是中国无可争议的领土,这半年多来大陆全力出击,强硬保钓,日本海上保安厅完全无法驱离大陆海监船在钓鱼岛海域常态性的巡航。今年渔季即将开始,一旦再演出台湾渔民在钓鱼岛周边被驱离的事件,继而出现大陆海监船护卫台湾渔船的状况,日本势必穷于应付。台湾与日本渔业谈判过去已进行了16次,但日方从未正视台湾的利益和主张,面对台湾渔民卑微的要求,既无诚意,亦乏善意。而今却忽然换了副嘴脸给台湾有限制的允诺,大家心知肚明,若非慑于大陆的强势,怎可能如此“让步”?
据《联合报》披露,连主张 “钓鱼岛是日本的”的李登辉也说这回“日本不让步不行,‘可能和大陆因素有关’”。日本共同社、《朝日新闻》等媒体更是言之凿凿,承认此举是希望将渔业权问题和主权问题分开,向台湾示好,防止两岸在钓鱼岛问题上联手对付日本。所以,一言以蔽之,双方渔权谈判能有结果,既非日方心怀慈悲、顾及天理道义,也非“3·11地震台湾捐了很多钱”而珍惜台湾民众的感情,不过是畏惧两岸联手捍卫钓鱼岛主权的压力。
那么签下“协议”,双方渔权问题就风平浪静?台媒认为言之过早,需要从现实运作中进一步观察。因为这份渔业协议仍存在若干盲点,尤其是日本迄今未公开承认钓鱼岛主权存有争议,只同意区分对待主权与海域管理权问题,虽允诺与台湾共同管理钓鱼岛周边海域,但极可能会要求订定台方渔船捕获量的上限。
总而言之,双方搁置了主权争议,却未解决主权的问题,渔权管理机制亦待厘清。故而台媒力谏马当局“不宜自满”,小心落入日本人的圈套,从而造成对世局及台湾处境的误判,引发恶劣后果。若是那样,马英九恐怕就再也笑不出来了。(福建日报驻台记者 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