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学者谈汪辜会谈:民众需求是两岸关系持续发展动力

2013年04月27日 11: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北京4月27日电 (记者 邢利宇 路梅)汪辜会谈20周年之际。谈及这一两岸突破性会谈对当今的启示,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经济所副教授石正方指出,“民众需求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命题经由两岸关系长足发展的历史检验,可谓颠扑不破的真理。”

  1993年4月27日至29日,在海峡两岸共同努力下,举世瞩目的汪辜会谈在新加坡举行。

  在相关回顾文章中,石正方强调,事实上,从1986年的“两航谈判”到1990年的“金门谈判”、1992年两会的“香港会商”,再到1993年的汪辜会谈,两岸协商的领域和层级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过程,而其根本动力则在于两岸民间交流的飞速发展。

  她认为,正是两岸民众交流日益增长的需求,迫使台湾当局放弃僵化的“三不”政策,转而接受两会协商作为变通方式,进行不得不为的两岸对话。

  “在当前两岸关系发展中,要求两岸双方以提高民众福祉为诉求,自觉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良好局面,充分发挥民众的基础作用,持续推进两岸关系发展。”石正方强调。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台湾政治研究所副所长陈星也撰文指出,从汪辜会谈可以看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岸政治关系发展一直依循的路径,是“民间推动再倒逼公权力跟进”的模式,其主要成因在于两岸间的政治对立长期存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两岸经济交流的扩大与两岸经济合作的增加,事实上造成了两岸经济关系与政治关系的背离,两岸经济交流与民间交往成为不断冲击政治关系的内生力量。

  “民间推动倒逼公权力跟进”的模式也意味着两岸协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陈星认为,就目前的两岸关系基本结构而言,如果两岸不能通过政治协商持续扩大共识并加强政治互信,两岸的经济合作与交流始终会面临不稳定的制度环境。解决这种不稳定状态,只有通过政治协商消除经济关系与政治关系的背离状态来完成。

  全国台湾研究会副秘书长杨立宪也认为,两岸同胞血浓于水,是两岸关系的主体和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最大动力。因此,理应把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作为两岸互动的出发点和根本归宿。她同时指出,两岸问题错综复杂,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因此,必须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规律进行处理。

  “二十年来的实践经验表明,唯有遵循这一原则,两岸关系才能行稳致远,两岸人民才能越走越近。”杨立宪指出。

  回顾筹备汪辜会谈的曲折过程,杨立宪认为,两岸问题的实质是国共内战的延续,因此,要结束敌对状态走向和解合作乃至整合,双方都要换位思考、相互体谅、追求双赢,大陆尤其要“以大事小以仁”,掌握主动,如此才有助于打破僵局,增进互信,累积善意,开创新局。

  “首次汪辜会谈留给我们的与其说是一个突破,不如说是创立了一个范式,即初步形成了两岸和平互动所应遵循的规则。”杨立宪说,当这一会谈过去二十年后,人们蓦然发现,这些规则如今已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理论的组成部分,成为两岸关系良性互动遵循的行为准则。(完)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