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海峡观澜:台湾真的要拿菲律宾劳工出气吗?

2013年05月24日 08:45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在台湾的菲律宾劳工约8.5万名

  每人每年平均赚取约8046美元

  相当于每年为菲创汇7亿美元

  菲律宾公务船枪杀台湾渔民引发的矛盾越演越烈,菲律宾道歉没诚意,台湾祭出制裁,冻结菲劳来台。现在处境最尴尬的莫过于在台工作的菲劳。一方面,他们渴望有一个安稳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却无端牵扯进了政治事件中。不少已经向菲律宾劳工局申请到台湾工作的人,本来都要成行了,现在却被临时喊卡。菲律宾人力中介业者认为,台湾薪水高,工作环境单纯,民情风俗友善,加上劳动保护规定完善,工钱一定拿得到,因此很多菲律宾人喜欢去工作。

  喜欢和讨厌者皆有之

  对于菲律宾的普通女人而言,能够到台湾当保姆是令人羡慕的,正因为这样,竞争就很激烈。出国之前,必须到保姆学校接受专业和语言的学习,合格之后才被中介公司所选中。这么一来,保姆的素质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受到台湾雇主的欢迎。

  26岁的玛利亚在雇主家里带两个年幼的孩子,每天做3顿饭。经她整理之后,家中井井有条。主人衣服换下来,她会迅速洗掉并用烘干机烘干,然后熨烫得平平整整。衬衫还被折成长方形,所有钮扣都扣上,就像刚从服装店里买来一样。

  她说赴台工作的目的就是赚钱,以便回到家乡之后能够结婚,盖房子。对菲律宾人来说,到港台当保姆的工资算是高收入,比当地的硕士毕业生的收入还高。现在约有800万菲律宾人从事海外劳务,对该国经济举足轻重。上世纪90年代初,菲佣创造的财富每年达到60亿美元,可以抵销菲国内3/4的贸易赤字,如今也能占到菲律宾GDP的1/6到1/7。

  但不是所有台湾人都喜欢菲劳。比如有台湾网友吐槽说,假日去过台中第一广场的人都知道,外劳喜欢在那边聚集喝酒,大声说话,甚至去挑逗刚下课的国中女生。让人非常反感。他反问,台湾真的不能没有菲律宾外劳(或是菲佣)吗?

  在台菲劳被拖入争议

  目前注册在台菲劳有8.5万余人,其中72%在制造业部门,26%从事家庭和社会服务,2%在渔业部门,估计另有未经注册的非法劳工约1万人。

  台菲关系陷入紧张,很多台湾人开始抵制菲律宾任何事物,有菲劳只是想搭个公交车,还没上车就被车上的人赶下来。台湾新竹就有6名青少年近日拿桌球杆追打几名菲劳,造成一名菲劳左脚踝骨折送医。虽然事后证明跟台菲矛盾没有直接关系,还是在媒体中掀起了阵阵涟漪。类似的事件也让很多在台湾的菲律宾人相当害怕。他们除了在网络上大吐苦水,担心自身安全外,对于偏激的行为在现实中选择了沉默以对。另据报道,部分在台菲方劳务人员近日到教堂用歌曲和烛光祈祷和平。

  台“法务部政务次长”陈明堂说,若在台湾地区的菲律宾籍人士受干扰侵害等,应依法追诉。而台当局领导人马英九日前也在“脸书”(脸谱)上发文说,菲律宾在台的劳工和台湾地区出海的渔民一样,都是努力工作讨生活的人,希望民众可以将心比心,就事论事,不要伤害无辜的人。也有菲律宾学者撰文呼吁,莫把在台菲佣拖入争议。

  台苦寻菲劳替代方案

  像玛利亚那样在台湾受欢迎的菲劳不少,原因就是她们勤劳,能吃苦,而且专心,不像台湾保姆那样容易分心,三天两头请假回家。有观点认为,台当局冻结菲劳,象征意义或大于实质。制裁菲劳无疑是双刃剑,对台湾也会造成影响。

  台湾通过冻结菲劳申请向菲施压已经不是第一次。早在2000年,为了给岛内创造就业机会,陈水扁当局就宣布过停止引进菲劳。2011年2月,为抗议菲政府将台湾诈骗犯遣送到大陆,台“劳委会”宣布提高菲劳审核层级,被形容是“软性冻结菲劳”。台“劳委会”官员透露,若全面冻结菲劳申请,3年内就可使菲劳全数离台。

  因此,如何替代菲劳仍是台湾业界关切的议题。经营外劳中介业务的台湾东南亚集团表示,冻结菲劳后,急需配套措施解决中小企业用工问题。现在各方开出的解决方案有越南劳工、缅甸劳工、印尼看护工等等。

  但业内人士称,台湾在菲劳的替代方案上也有难处,因为菲劳英语好、技术娴熟,对于一些电子工厂来说,其他外劳的替代效果不佳。而且,许多菲劳是为台制造业定制,其他国家或地区缺乏需求,真的遣返后这些菲劳的就业将成难题,岛内也会出现用工荒,将出现两败俱伤的局面。所以,“拿菲佣出气”或将不了了之。台菲近日淡化在台菲劳遇袭事件,即是征兆。(本报记者 任成琦)

【编辑:郭思远】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