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论坛五年忆:手携手、心相连 海阔天空
海峡论坛走过的5年,是两岸经贸往来、文化交流逐渐成为两岸关系中最具活力部分的5年。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说过一句流传甚广的话:两岸的经贸合作就像是手携手,文化交流则是心连心,双方应该深化互信基础,促进经贸文化交流,让手牵得更紧,心连得更近。有媒体这样评价海峡论坛:百姓同乐、基层互动、民意汇聚,对话消除隔阂,沟通增进了解,交流促进合作——俨然就是对吴伯雄那句话的最好诠释。5届海峡论坛,经贸、文化等交流合作硕果累累,同时带给了两岸人民相知、相亲的感怀,或许,这才是海峡论坛最最宝贵的财富。
经贸合作:“手携手”带来沉甸甸的实惠
2009年,在业已恢复两会协商、创建国共论坛两大平台后,两岸有关方面仍然积极打造海峡论坛,是因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仅是两会与两党的事,更是需要大陆13亿人民与台湾2300万同胞共同参与的伟大事业。5年来,海峡论坛寓经贸合作于民间交流之中,两岸互扶互助走过了国际金融危机最艰难的时刻,实现了两岸经济共同发展,为壮大中华民族经济做出了积极贡献。
台湾县市推介会、两岸金融论坛、两岸共同家园论坛、海峡物流论坛、两岸公益论坛……一个个对口的活动,给两岸民众打开了彼此了解的窗口——两岸经贸合作是历届海峡论坛的重头戏,而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带给两岸民众沉甸甸的“实惠”。民生,从来都是海峡论坛的题中应有之义;5年以来,每一届海峡论坛,都是一次派发惠民大礼包的欢乐聚会。
2009年,首届论坛发布8项惠台新政,意味着陆资入岛将取得实际进展、更多的台湾产品可以进入大陆市场、台企将得以分享大陆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带来的利好、大陆游客将给台湾带来近15亿美元的经济效益……两岸民间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序幕,自此徐徐拉开。
2010年,ECFA黄金元年,台湾各界都深感两岸交流影响之重。第二届海峡论坛上,大陆出台了包括鼓励台资企业转型升级、简化审批手续、帮助融资贷款等方面改进服务的政策,在扩大农产品采购和赴台旅游、扩大就业、考证办证、技能鉴定、方便就医、支持置产、便捷往来等方面创造条件。
2011年,第三届论坛公布的惠台措施更多,旅游、航空、入出境、海西和平潭规划等诸多方面都有涉及;这一年,赴台个人游开放,台湾夜生活的活色生香被拉到了厦门人的家门口。
2012年,第四届论坛又发布8个方面对台惠民新举措,涵盖台胞在大陆就业和大陆居民赴台游、便利台胞来往大陆、进口台湾大米以及促进两岸教育、科技合作等。
2013年,第五届论坛更是密集出台了31项对台惠民新政,内容广泛涉及两岸人员往来、赴台旅游、就业、基层调解、文化交流、版权交易、两岸直航、台企融资等多个领域,无疑将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向前迈进。
5年来,海峡论坛“坐而论道”取得的共识催生了一系列惠及两岸民众的政策和措施出台,为两岸民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和好处。而这些举措的迅速落实兑现,也让台湾民众觉得“大陆说到做到,令人佩服,很愿意参加这样一个活动”。
文化交流:“心连心”共扬中华文化
从2009年第一届海峡论坛开始,两岸同胞已经习惯了每年初夏的这场相聚,从最开始的探讨合作、互利双赢,到如今人们期待的已不仅仅是惠台措施的发布,更多的是亲朋好友间话家常、聊工作、谈人生的聚会。
5年来,一场场呈现两岸文缘一脉相承的文化交流活动亮相海峡论坛:海峡影视季、海峡两岸少数民族联谊交流会、海峡两岸中医药发展与合作研讨会、武夷山朱子文化节……同受中华文化哺育、同为中华儿女的两岸人,融洽亲如一家的同胞感情、一脉相承的民族认同,在海峡论坛的舞台上,顺理成章、浑然天成。
两岸文化交流中,信仰效应成为最亮眼的一环。郑成功文化节、海峡两岸关帝文化旅游节、妈祖文化活动周等等不一而足,而回顾历届海峡论坛亦会发现,每一届开幕前为论坛“暖身助势”的,正是这些凸显闽台同根同源、一脉相承的信俗文化。这些具有强烈时代感的闽南文化、客家文化特色活动,以乡音乡情唤起两岸同胞共同的美好记忆,拉近了彼此心灵的距离。中华姓氏文化研究会执行长郑荣瑞就曾说过:海峡论坛举办的众多民间交流活动,让两岸炎黄子孙有了充分交流的平台,追溯共同的姓氏渊源,不仅延续了炎黄始祖血脉,而且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十分有意义。
扩大文化交流,让两岸中国人共同传承和弘扬共有的中华文化,不断丰富中华文化的时代内涵,是海峡论坛5年来一直努力的方向,就像每届论坛开幕晚会上悬挂的“中华情 海峡缘”几字大字蕴含的意义一样,中华文化承载了两岸民众太多的情感。
有交流,就有希望
面积8万平方公里的台湾海峡水域,曾经是大陆赴台垦荒的先辈们谈之色变的“黑水沟”,就算是数十年前,这里游动的也不是正常往来的货轮与客船,而是人民解放军的侦察兵和台军的“蛙人”。如今硝烟散去,铸剑为犁。海峡论坛会标里那个取形于汉代画像砖“两人对坐论道”的“海”字,每年都在台湾海峡的西岸,见证一场两岸草根间畅论交流合作、共叙亲情友情的盛大聚会。
回顾每一届海峡论坛,都既有“论”也有“谈”,既可发表高见,也可洽谈生意,既能恳亲交友,也可看戏旅游、寻根进香,比武健身……所有活动由两岸同胞共同参与,双向互动,台岛来客,闽地乡音,交流带来的融洽令人沉醉。也许,第一届时我们还很陌生,今天却已变成老朋友。5届海峡论坛不断地告诉我们:只要有交流,就有希望;只要敞开怀抱相互接触,就能消除误会与隔阂。
2013年6月16日,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第五届海峡论坛上表示,我们热情欢迎台湾同胞前来旅游观光、交流参访,“即使是那些曾经支持过、追随过、从事过‘台独’的人,只要他们有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的意愿,我们也欢迎他们来大陆走走看看。”这不禁让人回忆起:第二届海峡论坛上令人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是出现了民进党人士的身影,比如民进党内的阿嬷级人物许荣淑,让我们领略了一个台湾南部老太太的风采;还有另一个敢公开身份的民进党人——彰化市长邱建富,他说“只有让更多台湾人参与,才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邱建富没有食言,第二年海峡论坛,他带来了350人的交流团。
主办方将海峡论坛定位为四大平台:两岸民间交流的平台、两岸经贸合作的平台、两岸合作交流研讨的平台、两岸合作交流枢纽的平台,是因为他们知道,两岸沟通交流的真正推手,不是政客,而是普通百姓。5年间,两岸民众在“大交流”的时代背景和方针鼓舞下,你来我往,络绎于途;5年间,海峡论坛以它的历程不断诉说:两岸合则两利、分则两害,只要肯交流,就会迎来海阔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