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大陆学者:民进党转型面临四大困境与挑战

2013年06月26日 16:04 来源:中国台湾网 参与互动(0)

  近年来,“民进党转型”成为岛内各界关注焦点。华广网25日刊载厦门市台湾学会理事史坤杰的评论文章,分析民进党转型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全文摘编如下:

  近年来,“民进党转型”成为岛内各界关注焦点,不管是“蔡英文时代”还是“苏贞昌时代”,都把政党转型、重返执政当作党主席任内的首要任务。受派系内斗加剧、路线调整受阻、深绿势力牵制等诸多结构性困境的影响,政党转型始终停留在“只闻楼梯响,未见人下来”的阶段,严重制约其发展壮大。

  困境之一: 核心价值丧失殆尽,政党形象亟待重塑

  民进党1986年成立后,就以“清廉、勤政、爱乡土”为其创党精神、政治诉求和核心价值,高举“反黑金、反腐败、反专制”的大旗,逐步获得台湾民众的认同和支持。但历经陈水扁8年执政核心价值已荡然无存,民进党彻底沦落为“贪腐、暴力、无能”的政党。

  尽管民进党采取了打造“优质在野党”形象重新出发、主打“绿色执政、品质保证”重获民众认同等一系列补救措施,但其“挺扁”、“乱政”的作为让其政党形象没有得到实质改善。

  陈水扁弊案使民进党从上到下出现全党性的贪污腐败危机,民进党并没有与贪腐缠身的陈水扁划清界限,反而积极操弄“救扁”、“赦扁”、“保外就医”议题向马当局施压,近期“中常会”更是无异议通过扁入党案,贪腐形象深植人心;乘势鼓噪、大肆抗争、谩骂攻击当局的施政政策,从未潜心研究、提出可行政策方案,上演封门、丢鞋子、拳打脚踢阻挠议案通过和“抹红”、“抹黑”乱扣帽子的暴力问政形象,沦为功利性的“为反对而反对”的野蛮政党。

  随着岛内政治文化的不断发展,选民政治心态渐趋成熟理性,多数选民是非辨别力不断提高,向公平正义等基本道德价值回归的倾向上升,逐渐对好斗性强的民进党不时制造操纵政治话题,引发极端、过激的政治行为感到厌恶,如若民进党不彻底反省,重塑温和理性问政形象,重拾民进党创党精神,将很难重新获得民众的认同与支持。

  困境之二:派系权力内斗加剧,内部整合任重道远

  “山头林立”一直是民进党独有的政治现象,“多强牵制、群雄倾轧”逐渐成为其特有的政党文化。2006年7月,民进党“全代会”通过“解散派系案”后,尽管各派系宣布解散,但派系政治不但没有式微,经过不断分化组合反而形成了“扁系”、“谢系”、“苏系”、“游系”及蔡英文势力等新的派系团体。

  这些新兴派系在民进党没有执政资源的情况下,围绕党内政治资源和台湾地区领导人参选资格展开激烈争夺,“苏蔡之争”、“挺苏”与“反苏”成为当前派系内斗主线。现阶段论个人实力苏贞昌拥有包括党职决定权及选举提名权等充沛的政治资源,按派系属性苏背后有新潮流支持,由此看“苏系”是目前党内实力最强的派系,极大增加了其在党内权斗中胜出的政治筹码。

  但苏“整碗捧去”的企图心和角逐2016“大位”的私心等备受党内质疑,个性鲜明、作风强势和善于排斥异己的人格特质饱受各派非议。反观蔡英文败选后集结一班人马成立基金会,勤走基层维持政治热度与苏“分庭抗礼”;谢长廷通过强化两岸论述、访问大陆等方式不断累积党内人气,意欲掌控民进党两岸政策话语权。

  党内“多套马车、各行其道”的政治现实直接威胁到苏贞昌的党内地位,尽管苏通过吸纳各派人马进入党务系统等方式主动出击化解各派的疑虑与不安,但由于“姿态有余、诚意不足”,党内整合并未取得实质进展。特别是在近期民进党举行的第十五届二次“全代会”上,蔡英文力主的公职人员提名采取“完全民调”提案获得通过,显见苏贞昌远未有效、强力掌控民进党,其在党内的地位、权威仍面临严峻挑战。

  困境之三:人才梯队青黄不接,世代交替举步维艰

  民进党自创党以来,大致形成了“美丽岛世代”、“美丽岛律师世代”和“民进党学运世代”三个世代。“美丽岛世代”在上世纪90年代的政治斗争中逐渐被边缘化,之后以陈水扁、苏贞昌、谢长廷为代表的“美丽岛律师代”一直占据民进党的决策核心。

  蔡英文接任党主席并代表民进党参选2012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标志着“美丽岛律师世代”退出权力核心和民进党世代交替的步伐加快,出现了赖清德、苏嘉全等一批优秀的中生代人物,但蔡无派系背景、参选落败和苏贞昌回任党主席使民进党世代交替再次陷入困境。

  自“美丽岛律师世代”以来,无论是曾经的学运世代,还是后来的幕僚世代,他们的成长与党内政治领袖人物的提拔是分不开的,这决定了他们无论在道德上还是在现实政治斗争中都无法摆脱上一世代的束缚。

  目前来看,学运世代已经整体没落,幕僚世代则成为接班的主体,但其长期追随政治人物,长期处于一种被政治山头领袖左右、支配的地位,整体影响力和战斗力有限。在当前党内大佬重掌权力核心的政治现实下,民进党中生代短期内还难以摆脱苏贞昌、谢长廷等党内“天王”的控制,与国民党以朱立伦、郝龙斌为代表的中生代人物逐步进入接班梯队相比,民进党世代交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困境之四:深绿势力牵制制约,两岸政策难有突破

  民进党败选后,党内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检讨声浪,普遍认为民进党应进行路线调整,以适应岛内和两岸的新形势。两岸政策在民进党的论述中一直处于比较边缘的地带。在国民党威权统治时期,民进党的主要任务是和国民党争夺政治资源,大陆政策对民进党来说并不重要而紧迫。

  陈水扁执政时期,民进党虽重视两岸政策,却不断借助两岸议题牟取政治利益,一度掌握了岛内两岸议题的话语权,甚至形成了“台独”话语霸权。两岸关系步入和平发展阶段后,民进党发现其在两岸关系议题上的话语权日益丧失,在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格局中逐渐被边缘化。

  但面对新形势,民进党却无法提出发展两岸关系的具体愿景,甚至在关键时刻采取回避态度,直接导致其在2012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败北。在这样的背景下,党内出现了检讨两岸政策的声音,但民进党的主流认知是民进党的失败并非“台独”路线,调整“台独”路线不应成为民进党两岸政策的主要方向,导致其政策转型始终未有实质突破,但其主要根源在于深绿的掣肘。

  尽管深绿势力在绿营内是少数派,但他们拥有系统的理论论述、雄厚的资金支持、丰富的媒体资源和坚定的支持群体,牢牢掌控着绿营的主动权、话语权,控制着绿营的意识形态。

  在党内“基本教义派”的施压下,不管是蔡英文还是苏贞昌,其两岸政策论述都不敢触碰“台独”主张,只是从细枝末节、无关根本的地方进行小修小补,比如淡化“台独”色彩、弱化“逢中必反”立场、支持两岸有限度地交流等,这种小调整根本无益于解决民进党两岸政策困境,民进党如若不进行根本性调整,其未来发展将面临严峻挑战。(史坤杰:厦门市台湾学会理事)

【编辑:温雅琼】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