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两岸联手挖掘茶文化 建瓯矮脚乌龙追忆北宋味道

2013年06月27日 13:41 来源:福建日报 参与互动(0)
两岸联手挖掘茶文化建瓯矮脚乌龙追忆北宋味道
在当地桂林村至今仍保存15亩百年矮脚乌龙茶园,历史悠久,茶香四溢。

  “建安三千里,京师三月尝新茶。”

  ——欧阳修《尝新茶呈圣俞》

  北苑贡茶的一个“贡”字,让这段历史平添了一种“一骑红尘妃子笑”式的传奇。官焙民贡、龙凤团茶等,与之相关且为人乐道的数个关键词,几乎就是一千年之前代表风尚与流行的广告语。然而,从明初官茶罢造至清末移种台湾,北苑贡茶长时期的历史失忆,似乎反映了对于从王谢堂前到寻常百姓家消费模式切换的迟钝。身兼团茶最高制茶工艺与台湾冻顶乌龙发源地等多种身份,如何嫁接两岸资源,重塑矮脚乌龙茶品牌?近年来,建瓯市相关部门和茶产业界在传统历史文化和现代经营方式的融合上,进行了一番希望重现昔日盛景的品牌发展尝试。——编者

  建瓯产茶历史悠久,被誉为“千年古茶都”。而东峰镇更是宋代最著名的宫廷御茶园,从五代十国至宋400余年间,上贡名茶达百余种。如今的“矮脚乌龙”,正是当年“北苑龙焙”的精品。清末,台湾秀才林凤池来闽科考,从建瓯购得36株茶苗回台,也让乌龙茶后来在台湾得以蓬勃发展。

  “矮脚乌龙是闽北乌龙茶的一个品种,因其叶片小、树冠低而得名。”建瓯市东峰镇党委书记龙毅说,在当地桂林村至今仍保存15亩百年矮脚乌龙茶园,当地焙前村一“凿字岩”摩崖石刻上也刻有“北苑茶园”纪事文,记载其深厚的茶历史。1990年,台湾知名茶人吴振铎教授来当地考察,认为此地矮脚乌龙茶园是台湾青心乌龙和冻顶乌龙的发源地。1996年,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考古学家林屋晴三考察后,认为日本茶道应发源于此,并出资捐建亭阁保护“凿字岩”石刻。

  然而,厚重的历史以前似乎并未在当地矮脚乌龙茶经营中渗入别样的醇香。

  据了解,目前建瓯茶叶种植面积近10万亩、年茶产量7000多吨,与闽南、武夷山等茶叶主产区相比,建瓯茶的市场竞争力仍然比较薄弱。“以前,当地乌龙茶主要出口到日本、欧盟等地,市场竞争激烈,出口定价权往往被掌控在国外进口商手里,一直在夹缝中求生存。”不少茶企经营者说。茶业专家、武夷学院院长杨江帆也认为,建瓯茶产业面临最大的问题是茶企虽不少、效益却不高,这与品牌投入不足、缺乏市场影响力有关。“当地茶企还未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和茶资源优势,不能齐力打响建瓯茶品牌,自然不能享受高端茶带来的高附加值。”

  近年来,变化悄然发生。曾参加我省乡镇干部赴台培训的龙毅说,借鉴台湾茶产业发展的经验,东峰镇17家茶企联合成立了东方矮脚乌龙合作社,共同维护品牌,对制茶工艺进行把关等。建瓯百年乌龙茶厂厂长黄美备说,许多茶企也改变以往贴牌生产和卖散装茶为主的状况,通过申请商标、加大品牌投入和参加各种茶王赛等,提升品牌影响力。

  自1999年以来,建瓯每年举行茶王赛评选活动,鼓励茶农、茶企在提升品质上下功夫,向市场推广包括北苑贡茶在内的特色品牌。相关部门还积极鼓励企业申请注册使用茶叶商标,如东峰镇成功注册建瓯东峰矮脚乌龙地理标志的证明商标、建溪牌建瓯水仙商标等;尤其是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名茶评选中,建瓯选送的肉桂、闽北水仙、软枝乌龙等茶叶“过关斩将”,摘得5金11银的佳绩。

  随着茶叶品牌对外影响力逐步扩大,建瓯茶青的收购价逐年提高,今年春季茶青收购价较去年同季高出30%左右,最贵的每公斤卖到160元。建瓯市北苑贡茶协会工作人员介绍,2012年当地产毛茶8694吨,产值达3.5亿元,今年产值有望达4亿元。

  两岸联手挖掘厚重的茶历史和茶文化,成为当地谋划品牌发展的方式之一。

  龙毅介绍,建瓯正在打造集茶叶研究、加工、旅游等为一体的“北苑茶都”,希望建设成为大陆乌龙茶研究基地、茶原料基地、茶叶加工基地、茶叶集散贸易基地和茶文化旅游区。近期正重点开发百年乌龙茶园,并开始寻求台湾农业合作项目,目前已进入招商引资阶段。此外,东峰镇正准备划出1200亩土地,以百年矮脚乌龙茶园为核心,辐射周边4000多亩茶山,串联茶神庙、御焙遗址、摩崖石刻等景点,并在茶山种植紫藤树等,以茶产业带动旅游开发,推动茶业、旅游和文化一体发展。

  科技兴茶也是建瓯发展矮脚乌龙茶品牌的一项内容。为此,当地专门出台关于发展茶产业的实施意见,成立北苑贡茶开发领导小组和北苑贡茶协会。近年来,当地南雅、东游、小桥、东峰等乡镇,先后建立茶叶新品种、新科技示范基地,大力推广标准化栽培和开发无公害茶叶生产,仅南雅镇去年新增茶园面积就达1000多亩。当地还大力引进推广制茶新技术,名优茶、精品茶和高效茶比例从过去占总量的30%,提高到现在的70%;制定完成了省地方标准《闽北水仙标准综合体》,使茶叶生产有了科学的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

  杨江帆认为,建溪流域的微域气候和独特制茶工艺,让当地茶叶历来品质优良。建瓯乌龙茶做强做大,应首先融入大武夷山脉茶产业,提高站位,加速产业扩张步伐;其次,乌龙茶应做好定位,当地的矮脚乌龙和建瓯水仙可形成高低搭配,带动市场行销。此外,还应合理规划茶产业,延伸茶产业链,提高茶叶的附加值,“可以加大从台湾引进适用技术,尽快实现乌龙茶的规模生产,提高总产量。并在现有合作社的基础上,加强茶企间协作,共同打响茶品牌,提升茶叶精深加工能力,推动乌龙茶产品的多元化,获取高附加值。”(记者 刘国峰 李向娟 刘辉 刘深魁 文/图)

【编辑:杜静】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