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学者称大陆学生竞争力强 清早校园对比落差惊悚
中新网9月16日电 台大社会系教授薛承泰15日表示,2001年以后,台湾当局扩充大学数量,造成不优秀学生增加很多。从早上8时的大学校园来看两岸学生表现,岛内学子与大陆学生间的竞争力落差让人觉得惊悚。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台湾地区教改总体检论坛15日举行10周年纪念活动,薛承泰应邀演讲“少子化和教育发展”。据统计,自1951起,台湾地区每年出生人数约40万人,65年来到最高峰的42.5万人,之后不断下降,去年出生人口23万人。少子化对岛内教育造成大冲击。
薛承泰称,1950年代出生的那一批人,他们在求学过程中,经历大班大校以及进不了大学的困难,1994年时,他们的小孩要读高中或大学了,因此在“410教改行动”中喊出“广设高中大学”的口号。
1994年时,岛内高教净在学率(学龄人口进大学的比例)约30%,算是偏低,需要多一点大学。但到21世纪初年时,净在学率已达到50%,大学已经够多,不需再扩充。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高教净在学率达到70%已是顶峰,不太可能更高。
薛承泰指出,2001年起,当局还继续扩充大学数量,套一句年轻人的用语,就是“很白目”(愚蠢)。2012学年台湾高教净在学率已达69.9%,已是最高峰,未来学生来源只会变少,大学数量若还这么多,一定会出问题。
薛承泰表示,台湾这么多人读大学,跟以前比,优秀的学生没有减少,但不优秀的学生却增加很多。现在台湾学子要更有竞争力,未来才能支撑台湾的发展,但比较两岸大学生学习态度,却有很大不同。
薛承泰表示,早年台北市交通环境没有现在发达,学生每天搭公车,常不知何时可以挤上车、何时可以到校,但他们仍努力的赶着去上早上7、8时的课。
现在呢?薛承泰称,岛内许多大学将3学分的课安排在早上9时到12时,但有约一半学生只赶得上2小时。看对岸状况,在早上8时,就算不是北大、清华等名校,其它二线大学也能看到学生争相进教室准备上课的积极态度,反观台湾则多半是空荡荡,这种落差惊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