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报析民进党老把戏:先反对后妥协 或重演历史
中新网9月23日电 台湾《中国时报》23日刊文称,2010年6月,指控ECFA为“卖台协议”的民进党,在立法机构表决时刻却选择退出战场不愿表达意见。如今,面对两岸服贸协议,民进党是否又将重演“先反对、后妥协”的历史?
全文摘编如下:
无论是ECFA或服贸协议,同一帖药,对不同产业必然有正、反效应。问题是,面对两岸经贸课题,民进党总是在政治意识形态的羁绊下,先反对再说,并主张不是非要与大陆交流不可;而且,即便要谈经贸,也应当是从国际绕回大陆,而非从大陆走向国际。
然而,这两个主要反对理由,在现实中却充满不可行性。
第一,以贸易部门统计今年1至6月出口贸易总额来看,大陆占台湾出口比重达26.8%,排名第一;若加上出口香港所占的12.4%,合计高达39.2%,是出口至美国的近4倍之多。所以,出口导向的台湾,真能不与大陆往来?
第二,在全球化时代,大陆早已是一环,目前也确定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但全世界似乎只剩民进党还不承认这个事实。
回过头来说,2010年时,纵然民进党倾全党之力反对ECFA,甚至在立法机构表决前夕号召20万人上街游行,但到了投票当天却没半个“立委”到场。表面说是不愿替马英九团队背书,实际上却是考虑到自己有可能执政,所以终究得回归务实面,只好以拒绝投票的方式替自己找下台阶。
相同情况,现在将服贸协议骂得一文不值,民进党会不会重演3年前的历史?
民进党作为反对党,当然可以提出各种反对、质疑的声音。但是,未来几个月应当更积极“应战”,以正面主张取代缺乏实质意义的负面杯葛,才可能有效发挥监督制衡的力量。
当然,民进党大可继续采取成本最低的“为反而反”策略,但结果恐怕就是继续在两岸扮演无足轻重的角色,这对争取重返“执政”绝无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