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两岸和平论坛在上海闭幕 下届明年在台接续办
中新社上海10月12日电 (记者 刘舒凌 陈小愿 李佳佳)由全国台湾研究会、台湾二十一世纪基金会等两岸14家民间团体和学术机构共同举办的首届两岸和平论坛12日在上海闭幕。与会学者普遍认为,论坛取得的成果将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论坛纪要提出的有关问题仍需继续务实深入研讨。
本届论坛为期两天。两岸120多位学者和各界代表人士就两岸政治关系、两岸涉外事务、两岸安全互信、两岸和平架构四项议题展开研讨。12日的论坛闭幕式上,举办方共同发布《首届两岸和平论坛纪要》。
《纪要》指出,与会者围绕上述议题,深入交流研讨,坦诚交换意见,获致积极成果。综合参酌论坛各方意见,《纪要》提出10项“对论坛研讨若干问题的认知”;《纪要》同时指出,两岸关系历史和现实因素导致各方存在立场差异和意见分歧,对此唯有竭尽善意和诚意,经过不断深入的反复研讨,方能求得看法趋同或一致。
第二届两岸和平论坛预定于2014年在台湾举行。
当天的闭幕式上,全国台湾研究会执行副会长周志怀和台湾二十一世纪基金会执行董事高思博分别代表两岸学者进行发言。
周志怀说,本次论坛是两岸众多民间智库第一次集中讨论两岸重大政治议题,论坛的举办标志着两岸民间政治对话的开启。论坛取得的丰硕成果,会对两岸政治对话、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他指出,论坛的各种观点或许会发生蝴蝶效应,可为两岸决策者提供可资参考、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同时,作为知识精英的声音,必然会影响一般社会大众,引导社会民意走向,从而营造一个更加有利于开展两岸政治对话的社会氛围。
周志怀说,论坛让政治议题从敏感到不再敏感,让政治议题不再成为禁忌;让政治议题从私下谈到公开谈、从小众传播转化为大众传播,有利于政治议题协商的透明化;政治议题从个别谈、小范围谈,到大范围谈、集中谈,让更多人关注政治议题,推动两岸政治议题大众化;政治议题要从无解到有解。
对于《纪要》,周志怀说,这是第一次由“红”、“蓝”、“绿”签署的纪要,充分体现论坛参与各方的相互尊重、理解和包容。“历史会证明,只要政治议题协商开始,并能获得具体成果,那双赢一定会如影随行。”
高思博也表示,盼望这两天的论坛是两岸迈向永久和平的第一步。他指出,两岸专家学者在论坛上围绕四大议题进行讨论,发表真知灼见。这表明大家都希望两岸的永久和平能早日来临。纪要文字用得很精要,言简意深。这是14个主、协办单位的才智之士经过无数回合的论辩和沟通所产生的、字字推敲的作品。这份纪要足以作为论坛的完美句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