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台湾“倒阁案”成了一出政治肥皂剧

2013年10月21日 13:53 来源:福建日报 参与互动(0)

  六度遭杯葛后,台“行政院长”江宜桦18日终于得以在“立法院”顺利进行施政报告,从而宣告民进党折腾了一周有余的“倒阁”彻底失败。但民进党党团总召柯建铭随即放话“会进入另一个战场”,这为台湾政局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再次埋下了伏笔。

  台“立法院”9月17日开议后,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指责江宜桦“毁宪乱政”等,并以“不道歉、不上台”为由进行杯葛,导致江宜桦施政报告六度受阻,而“立法院”每空转一天就烧钱1000万元(新台币)。11日,民进党团正式提起对江宜桦的不信任案,针对此“倒阁案”,国民党内部紧急总动员并达成共识,所有国民党籍“立委”必须投反对票,投票时若跑票、缺席,都将遭到“开除党籍”的最严厉处分。15日“立法院”表决时,国民党籍“立委”半小时内全部投完反对票,“执政党”终以人数优势,67票比45票否决“倒阁案”,“倒阁案”就此画上终止符。

  就像陈水扁用贪腐案“助”国民党重新执政一样,民进党经常会在关键时刻“帮”国民党一把。从此次的投票情况看,民进党提起的“倒阁案”让原本军心涣散的国民党重新团结起来。尤其令人关注的是,以往基本不参与投票的王金平此次也主动投票,而且事前各界预估蓝绿票数将对比悬殊,按理说封杀“倒阁案”并不差他这一票,因此王金平这一动作被解读为向国民党宣示忠诚。

  众所周知,在“立法院”空转的一个多月里,国民党内部也陷入一片混乱的局面,一些支持王金平的“立委”撤销了对国民党意义重大的提案,包括连战、吴伯雄在内的党内大佬都希望马王能够握手言和。前不久马英九与王金平终于握手,两人已出现和解迹象,而就在马王和解还差“最后一里路”时,民进党的“倒阁案”无疑给国民党打了一剂强心针,无形中将马王关系推进了一大步。

  面对“倒阁”失败,民进党主席苏贞昌非但不检讨反而将之定调为“国民党埋下失败种子”,党内大佬谢长廷并不如此自欺欺人,他直言不讳道,“倒阁案”到底有没有达成目标,每个人都有一套说法。但是,如果马英九、江宜桦及“检察总长”黄世铭都纹丝不动,那么民进党就算输了。

  按说“倒阁”是极其严肃的“宪政”手段,台湾史上前后仅有3次“倒阁”案,而苏贞昌在短短两年内已接连发动了2次,如此把“倒阁”当儿戏,在全世界应是绝无仅有。“倒阁案”必须有三分之一的“立委”提案,再经过二分之一的“立委”同意才算通过,而民进党团加上其他在野“立委”党团,只有三分之一强的实力,可以说“倒阁”过关几无可能,有人笑称苏贞昌“手上没牌,只好学周幽王放火取悦褒姒”,其目的是为了取悦“台独基本教义派”,有专家分析认为,民进党之所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背后有着复杂的政治利益考量。

  在“马王政争”持续月余,大大挫损马当局民意支持度之际,民进党操作“倒阁”议题意在延续“打马”热度,进一步凸显马当局施政无能。而从近段时间岛内社会抗争运动情况看,民进党逐渐靠边站,苏贞昌等人心有不甘,希望能借“倒阁”带动“反马”氛围,重新夺回社会抗争运动的主导权。此外,民进党已6次杯葛江宜桦上台报告,再杯葛下去势必承担政治责任,若拉高声势提出“倒阁案”,即使败退也可以找到“鸣金收兵”的借口,为目前的“宪政”僵局找个台阶下。

  正因为民进党对“倒阁”有着种种政治算计,使其既无法被党内人士认可,也难获社会舆论支持。“倒阁案”提出后,不但民进党内质疑声频现,社会舆论也是骂声一片。结果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倒阁”失败形同给“江宜桦内阁”完成信任投票,而苏贞昌在民意上则大大失分,将“宪政”大事玩成政治肥皂剧,最后受伤的还是民进党自己。

  台媒认为,苏贞昌此次的失败让他更显过气,“世代交替”呼声恐难避免。而“倒阁案”被封杀,也并不意味着执政团队就能一帆风顺。当前还有国民党和王金平的诉讼官司问题、监听“立法院”后续政治效应、两岸服贸协议等重大议题亟待解决,若蓝营此时就开始乐观,显然是大错特错。(本报记者林娟)

【编辑:杜静】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