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台湾写真:台湾眷村菜的“变”与“不变”

2013年10月24日 19: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台北10月24日电 题:台湾眷村菜的“变”与“不变”

  中新社记者 冽玮 陈立宇

  作为历史见证,台湾眷村难逃在都市圈地潮下消失殆尽的命运。其衍生的副产品“眷村菜”,却未随之成为绝响。在台湾餐饮界另辟蹊径,自成一家。

  1949年,一百多万国民党军队及家属带着不同的乡音、记忆和创伤,从大陆来到台湾,陆续为之建起700多座眷村。这些家庭保留着大陆各省的风土人情,以独特的聚落形态,发酵出独一无二的眷村文化。

  台北地标“101”大楼脚下,保存有台北地区最古老的眷村——四四南村。这里最大限度地展示着台湾眷村的基本特征:“黑瓦、竹筋、泥壁、窄巷”,竹篱分隔出的院落里,恣意生长着九重葛和扶桑花、七里香。

  眷村第一代张天智,守护着四四南村,已历经64年,如今的身份是台北市信义区景新里里长。

  他告诉中新社记者,眷村菜是“即兴菜”,根据家中食材做菜,不属任何菜系,可谓因陋就简的“私房菜”。对眷村内的人而言,眷村菜是家乡菜,浓浓的妈妈味道;对眷村外的人来讲,眷村菜就是外省菜。

  张天智说,在物资匮乏的年代,眷村妈妈们努力要变化出不同的食物来喂饱孩子,形成了用料简朴的“清贫”眷村菜风格。一样的材料,不一样的做法,图的是让家人吃饱,吃得开心。

  他举例称,他家兄弟3个,妈妈每天菜钱是五毛钱的豆腐,五毛钱的素菜。但豆腐有红烧、凉拌、干煎多种做法,甚至可以灌香肠;家里的泡菜坛,萝卜、黄瓜、豇豆、大头菜轮流进驻,能直接吃,也能加辣椒、花椒、肉末炒制。

  据老一辈回忆,眷村人最珍视的就是“军人眷属补给证”。它按年龄分为小口、中口和大口三级,按月补给米、油、煤、盐等,蔬菜肉食需要“自谋”。

  在眷村文物馆担任导览志工的阮小姐说,眷村的人情味浓厚,与邻居“分享”私房菜,是所有眷村的生活常态。在眷村孩子的童年,“谁家的饭香”更是热门话题,也激起妈妈们的好胜心。相互串门取经,改良口味:湖南菜太辣,北方妈妈加减调料;安徽豆腐坨太素,上海妈妈加上狮子头……眷村洋溢着抱团时暖暖的邻里亲情,成为大江南北家乡菜的交流中心。

  中国人的主食大抵是南米北面,眷村中,北方人居多,面食文化就此加入台湾的菜单。

  1952年出生于眷村的李国健,祖籍山东临沂,他的眷村印象,飘散着山东馒头特有的香气。当年山东馒头是家家的主食。炸酱面、麻酱面、阳春面、葱油饼、烙饼、卷饼,花样翻新的面食,以飨眷村人的肠胃,以慰乡思。

  眷村菜有句推介语,“很家常的东西,却让你想起久远的岁月。”

  眷村旧了,孩子长大了。如今分布在台湾的700多处眷村所剩无几,炊烟袅袅、鸡犬相闻的景象不再。

  眷村菜,历经60多年的传承,有变有不变。

  台北知名的眷村菜馆“忠南饭馆”,是一家有61年历史的小饭馆。61年来,店里的陈设几乎没有任何改变,当初几张桌子,现在还是几张桌子,是因为老主顾不愿让老板装修。

  小小眷村菜馆,大都客满盈门,有时顾客枵腹以待或叫打包外卖。一道叫“五更肠旺”的川菜,奉为“当家菜”。本是当年老兵将军队里的大锅剩菜加大肠、蒜苗和辣油做出的大杂烩。同样的还有炒饼,是眷村妈妈用吃剩的葱油饼,隔天加白菜、红萝卜等做出的大锅炒。

  许多慕名而至的顾客,夹菜入口第一个反应是:“这就是我们最爱的家常菜啊!”

  不变的是“根基”,变的是“形式”。

  在台湾,有些眷村菜的店家,刻意经营出一种怀旧氛围,陈设着军装、奖状、钢盔,逃难时的船票,弹药箱改装的家具,桌上多供应有辣油、酸菜。

  吃到一半,店中会播出怀念老歌,更添眷村菜的“另一种味道”。

  对于追求快节奏的年轻一代,网上兴起订购眷村菜热。

  眷村菜网店“谌妈妈”,自4年前开始在网上售卖。迄今她的招牌狮子头已卖出1万多个,业绩以倍数增长。谌妈妈表示眷村菜多属家常口味,卤味、面类特别受小家庭欢迎。也有一些老人怀念眷村的热闹除夕,邻居之间互送团年菜肴,指定儿孙上网订购眷村年菜,回味记忆中的老滋味。

  网店“福忠字号”,主营的则是眷村各类炸酱,其酱料每月可销五六千罐,还卖到香港、大陆。(完)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