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报社论:民进党的意识形态死结困住台湾
在“立法院”躺了半年的《服贸协议》,蓝绿双方又开始叫战,国民党希望在“立法院”一月份休会前能有一个好的结果,为后续两岸其他经贸谈判打开活路。但是服贸协议已经逐渐变成意识型态的战争,蓝营想在临时会中通过,恐怕难免一场乱局,最后“立法院”国民党团果然退缩,一切重回原点。
台湾《中国时报》23日社论指出,马英九多次表态希望“立法院”尽速审查通过两岸服贸协议,但是“立法院”本会期已经进入尾声,国民党团原本有意安排本周在内政委员会进入审查,绿营听闻消息后表示强烈反对,民进党政策会执行长吴钊燮警告国民党,不要误判情势,低估民进党的决心。他甚至质疑马英九为了急于通过服贸协议,训令国民党“立院”党团撕毁朝野协商结论,到底在急什么?
从蓝绿双方的对话与议题操作手法,可以看出双方的着重点与动机根本不同,想透过朝野协商来解决服贸协议的困局,根本是缘木求鱼。
蓝营急着让服贸协议过关,主要出于经济动机,希望把大陆资金活水引进台湾,同时把台湾服务业优势带进大陆。但台湾投资环境逐年恶化,多年已无大型投资案,要引进大陆大型资金并不容易,能引进大陆的中小型企业资金进入台湾,也可以成为大陆资金的活水。
但是绿营最担心的就在此,他们认为,如果大量的陆资进入台湾,会“吃尽”台湾基层服务业的地盘,慢慢把市场让出给陆资。所以,吴钊燮强调要“守护台湾产业及劳工就业权益”,民进党也认为,服贸协议两岸所开放的项目并不对等,类似“不平等条约”,台湾根本抵挡不住陆资的侵蚀。
当然这一切经济理由的背后,还充满对国共两党政治动机的怀疑与选举政治利益的盘算。蓝绿双方各有说词,而且都没有让步的迹象下,两岸服贸协议已经变成双方的意识型态之争,随战场可能渐渐从“立法院”扩散到街头,使得双方协商的空间越来越小。
其实,如果从一个比较理性的选择来看,尽管不能说服贸协议不会影响台湾的基层服务业,但冲击其实非常有限。大陆企业能到世界各地投资的机会多得是,台湾的投资环境,不一定会是他们最好选择。何况台湾的投资环境每下愈况,到底对陆资还有多少吸引力,大家心里应该有数。
去年底由大陆中央电视台所播放的《温州一家人》电视连续剧,在台湾演员李立群领衔主演下,描写这一家人父亲到陕北挖石油,男孩到黑龙江卖眼镜,女儿则到义大利开服装工厂,虽然这只是一部虚构的电视剧,但也显现经济快速成长的大陆,发财机会非常多,同一家人都不会把家人放到同样一个篮子里。过去30年,大陆每年经济成长率大致都可以维持10%,今年开始进入经济转型期,世界银行前副总裁林毅夫估计,中国至少将维持20年的中速成长。面对快速成长的中国,台湾与其保护竞争力不足的低阶服务业,不如开放包括大陆在内的全球资金与人才进入,提升经济竞争力。
多一点开放,少一点阻挠,台湾才会变成投资天堂。台湾“中研院”经济所的一份报告中明显指出,台湾经济的问题是民间资金太多,却找不到可以投资项目,资金不是去炒房地产,就是放在银行当成储蓄资金,这也是台湾投资环境越来越居于4小龙之末的缘故。
民进党使用“保护主义”的想法阻挠陆资来台,更阻扰服务业进入大陆成长中大市场的机会,到底对台湾是加分,还是减分,民进党那么多经济专家,应该可以做出合理的分析,民进党不应该把两岸经贸行为意识型态化,这绝对不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党所该做的。
台湾经济已经很闷了,不能再让民进党的意识形态困住台湾,企业界及关心台湾经济前途的大众,要勇于发声,这个政治死结一定要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