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台湾各界热议张志军访台 希望厚实两岸社会互信

2014年06月26日 10: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6月25日下午,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张志军在台湾桃园机场旁的诺富特酒店,与台湾方面陆委会主委王郁琦举行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第二次正式会面。图为张志军(左)与王郁琦在会场内握手。中新社发 陈小愿 摄  


 

视频:国台办主任首度访台 迈出两岸关系一大步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6月26日电 国台办主任张志军6月25日踏上台湾展开访问。台湾政界对此非常关注,表示“来者是客”;主流民意欢迎张志军访台,了解基层声音;台媒则进行了深入解读,认为此访意义重大,显示两岸事务部门负责人建立了常态化沟通机制,同时呼吁两岸应强化社会互信。

  台湾政界反应积极。台湾方面前安全部门秘书长苏起表示,习近平对台更重视台湾人心理,张志军此次来台是重要一步;与2008年时任海协会长陈云林首度访台时,民进党动用“暴力”不同,该党此番定调“来者是客”。台湾高雄市长陈菊就指出,这次陆委会能够安排她与张志军会面,她很欢迎,觉得这是很正面的事。陈菊指出,30分钟无法有深入讨论,但创造一个非常友善氛围很重要。

  台湾民众更以行动表示了对张志军的欢迎。岛内最新民调显示,51%的人欢迎张志军来台访问。6月25日,在桃园机场欢迎张志军的人群中,有一早搭车北上的台南渔民和里长。台湾舆论表示,要让张志军看最美的风景、感受“迎亲戚”般的热情。

  台湾《旺报》文章就详细报道了岛内民众的反应,文章称,张志军来台,参与大陆对台契作养殖虱目鱼的近40位渔民,与台南市各区里长联谊会代表30多人,25日一大早就在台南学甲集合,搭乘游览车北上到桃园机场,迎接张志军。

  文章称,台南市虱目鱼养殖协会理事长王文宗表示,透过国台办平台引介,两岸虱目鱼契作项目相当成功,他期望,未来两岸关系能朝正向迈进,嘉惠更多基层农渔民。渔民表示,虱目鱼契作3年来,解决许多渔民的问题;国台办官员也时常到学甲实地考察,听取渔民心声不下10次,让他们非常感动。

  文章称,大陆台商担心也很关注国台办主任张志军访台,台商们呼吁,为了台湾下一代的未来着想,两岸和平很重要,而两岸服务贸易协议一定要赶快通过,台湾人不该在岛上内斗。有人呼呼:“台湾政治别再乱了!”

  台湾主流媒体对张志军访台则进行了全面深入解读,舆论认为,此访意义重大,显示两岸事务部门负责人建立了常态化沟通机制,两岸应强化社会互信,在关键问题、关键事件上,展现诚意加强沟通。

  《联合报》文章称,从细节看,双方均有正面意义的“突破”,显示两岸事务部门负责人的常态化沟通机制,已累积出双方初步互信的成果。

  《中央日报》网络版发表评论《主流民意欢迎张志军访台》称,台湾政治转型后的二十多年来,主流民意一直以理性态度在做自己的选择。根据民意调查指出,多数民众欢迎张志军访台,而“台独”团体企图兴风作浪,只是再度证明他们不符合主流民意。

  《工商时报》社论称,要呼吁台湾各界掌握两岸关系新一阶段快速发展的机会,因应在习近平善意与积极的风格下,再创两岸交流的历史新页。

  《中华日报》社论称,两岸事务高层级交流互动,在双方都可接受的情况下做了一些适当的安排。无可置疑的,张志军来访写下一项前沿性的纪录,为陆委会与国台办高层日后互访立下可行的机制。

  《旺报》社论《迎张志军 厚实两岸社会互信》称,张志军抵台湾访问,这是大陆对台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第一次访问台湾,是两岸关系发展史的重要事件,毫无疑问,这次访问对于两岸关系未来发展必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文章称,两岸关系走到今天,终于呈现“轻舟已过万重山”景象,实得来不易,看看当下、远眺未来,挑战依然艰巨,走过的足迹,历经的泥淖,也都值得反思和警惕。最重要的关键应该是“互信的建立、强化与升级”。两岸社会的互信更为重要。两岸间的政治互信与社会互信,是要在一次次关键问题、关键事件上,透过坚定的信念与诚意才能够真正巩固。

【编辑:丁文蕾】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