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对大陆无知 蔡英文将付出代价
蔡英文担任民进党主席没多久,外界还在期待她作些“实事”,积极带领民进党转型,但没想到,在她领导下,“冻结台独党纲”的讨论仍然继续“冻结”,“张王会”期间虽然没有发动群众运动抵制,似乎展现了某种变化的契机,但毕竟这只是“消极地不再从事某些行为”,而非“主动积极开创新局”。更甚者,她最近一些言论,令人对她的政治判断力感到忧心。
台湾《中国时报》14日发表社论说,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蔡英文被批评为“空心菜”,意思是端不出牛肉,谈不出实际政策。蔡英文当然觉得这样的批评极不公平,但这样的封号,实在其来有自。
观察蔡英文真正成为政治人物(而非政策幕僚或行政官僚)以来,由于在政治上是一张白纸,品牌定位大有塑造空间,加上所谓的“非典型政客形象”,许多政治幕僚或者自诩为“造王者”群集在其身边,协助她进行形象与政治路线的操作拿捏。他们深知,蔡英文的政治价值就在于“创造性的模糊”,所以一路走来,蔡英文总是喜欢说漂亮话,喊漂亮口号,看似揭橥了新政治新愿景,实际上的、扎实的政治论述与主张却总是付之阙如。
蔡英文曾经希望透过打造“十年政纲”,来洗刷“空心菜”的名号,也透过创办“想想论坛”,邀集新旧写手,希望谈些理念路线,只不过“十年政纲”早已被民众遗忘干净,“想想论坛”的笔阵更是政治光谱混杂,立场互相矛盾,无法形成真正的政治号召力。
遗憾的是,蔡英文从个人基金会重新踏回了民进党中央党部,却并没有汲取过去的教训,“嘴巴先于脑袋”、“说快于做”的后果,就是又在民进党重返执政最关键的两岸关系问题上,暴露了自己仍是“空心菜”的真相。
蔡英文最近接受《天下杂志》访问,谈到了两岸关系,她延续先前的基调,强调“目前两岸最重要的,是发展持续的、稳定的关系”,同时表明(民共)“双方多一些相互理解,增高双方互信程度”,这些自然是正确的。然而,蔡英文接下来的发言,就完全呈现了民进党本质上还是从“策略”的角度来思考、看待两岸关系,包括大陆当局的立场。
在蔡英文心中,大陆当局只是从“赌”、“押注”、“押宝”的角度来思考两岸局势,对蔡英文来说,大陆当局在2008、2012年两次大选,都是因为从“赌”的角度,“押注”在国民党身上,于是,自我感觉良好的蔡英文认定,只要民进党可以在接下来两场大选中获胜,大陆“会朝民进党方向来调整。如果他们觉得,2016年最有可能赢的是民进党的话,他们自动会去创造那个条件”。蔡英文完全从权谋的角度出发,认定“谁有实力,各方就会朝有实力的这方来调整”。
蔡英文还大胆地说,“我们也有信心,将来可以和中国维持一个稳固的关系,让两岸关系不会因为政党轮替受到影响”,这句话本来并不全错,但关键在于,民进党的政治主张是否有所调整,在民进党一旦执政之后,两岸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否还能存在、还能稳固,并有所进展。说到底,两岸关系发展与台湾政党轮替的相互牵动,关键不在于大陆当局是否对哪一个政党押宝,而在于哪个政党能获得台湾人心支持,同时又能维系两岸和平发展的局面。
毫无疑问,政治当然是讲求实力原则的,但是对大陆来说,政治还是讲原则的,而两岸关系的互动发展,还是要有相当的政治基础的,忘了或是故意回避这一点,那就是对现实的无知,更是对历史的无知。
从蔡英文的谈话来看,她对两岸关系的观点仅仅停留在“实力原则论”,也因为如此,蔡英文自然把她担任民进党主席的首要任务摆在单纯的“夺取选举胜利”,至于民共“双方关系的建构,是不是一定要从台独党纲着手,这可以再持续讨论”,因为蔡英文误以为只要选举胜利,或者有机会胜利,大陆就会转而向民进党押注。蔡英文完全忘记了,从2000年到2008年民进党的8年执政期间两岸关系、民共关系是为何动荡不安,蔡英文更忘记了,在民进党8年执政期间,大陆并没有因为民进党掌权而对该党“押宝”,反而不断因为陈水扁的善变与失信,使得两岸关系跌到了谷底,最终导致民进党失去了政权。
很难想象,曾任台湾方面陆委会主委的蔡英文对两岸关系的政治ABC竟然如此无知。蔡英文的这些发言显然是既短空也长空的,从短期来看,她如此肤浅幼稚的发言,必然使大陆心生警惕,好不容易微露曙光的民共关系,又将蒙上阴影;从长期来看,蔡英文对两岸局势、对大陆立场的误判,只会让她在民进党转型的课题上继续暧昧模糊,最终只会让中间选民失望,蔡英文所念兹在兹的选举胜利,反而会离她更为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