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台媒:民进党为何阻挠两岸监督条例?

2014年11月03日 15:25 来源:中国台湾网 参与互动(0)

  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1日发表评论说,民进党一方面以毫无根据的报导,指控马英九为顶新集团的“门神”;另一方面又阻挠“立法院”审查两岸协议监督条例付委的复议案,还恬不知耻地指称这是国民党为了拉抬选情、制造蓝绿对立的伎俩。

  民众不禁要问,“立法委员”的职责不就是审查法案、监督台当局吗?难道国民党要将至关重要的法案送交审查的作法是错的?难道多数党没有权力安排“立法院”议程?这样的言行岂不是违反民主政治的基本原理了吗?

  民进党不要忘记,当初一群偏绿学生发动3月的反两岸服贸协议的学运时,其中一项要求就是马当局应先制定及通过两岸协议监督条例后,才能继续审查两岸相关协议。在野党当时也强力杯葛服贸协议的审查,并呼应学生的要求。为了让学运尽早结束并化解少数人对两岸协议的疑虑,马当局遂同意此要求并尽快地提出台当局版本的两岸协议监督条例,与其他版本尽速付委。

  撇开政党分际不论,既然包括朝野及学生的各版本监督条例草案都已经交付,为何民进党还要再阻挡监督条例的审查呢?更不用说两岸经贸往来对稳定台湾经济发展及拓展对外经贸关系之重要性,是何等重大,那民进党怎敢冒天下之大不讳而恶意杯葛呢?

  深究民进党刻意阻挠两岸协议监督条例审查的可能理由有二:其一就是既然两岸政策是马当局的重要政绩,那拖延法案审查让马当局在最后一年多毫无建树的话,岂不对民进党重返执政大有帮助?其二就是“九合一”地方选举将届,若“立法院”进入监督条例的实质审查的话,可能会让民众看破民进党“政治恶斗”的真面目,反而有利于马当局挽救低迷选情。

  若加上“立法院”可能因选举而暂停议事,因此让监督条例继续躺在“立法院”到明年当然是民进党最好的选举策略。至于是否会影响两岸经贸正常往来、甚至是台湾对外经贸谈判的进度,就不在民进党现阶段的政治判断之内了。反正“一皮天下无难事”,不是吗?民众只能徒呼负负,又能奈民进党何?!

  明眼人早已看出,民进党根本没有心审查两岸监督条例,所谓将所有版本交付审查只是障眼法而已,因为一旦交付民主投票,在野党铁定一败涂地,更不用说要如何能以正常手法阻挡执政党接下来的两岸政策。随着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节节进逼,绿营又何必要作球给马当局来增加其政绩、反过来打击民进党重返执政的机会呢?

  从这个角度来看,马当局想要两岸协议监督条例在这个会期、甚至是此届“立委”任期内过关,真可说是比登天还难的艰巨任务,更何况希望视马英九如寇雠的民进党共同合作,那简直是“痴人说梦”。

  民众应认清一个事实,那就是“仇中”、“恨中”已深入骨子底的民进党根本没有把台湾利益及两岸关系摆在首要地位,反而认为越对马当局的施政掣肘,越能彰显其“爱台湾”的本性。想想看,如此非理性的处理两岸关系手法,真的能为台当局带来任何实质好处吗?

  民进党主席蔡英文甚至还大言不惭地夸口,“只要民进党年底胜选,中共自然就会靠拢过来,而美国就没有话说了。”简直是把国际政治当儿戏!也难怪现阶段是否通过两岸协议监督条例根本不是蔡主席所关心的,而如何让民进党此次胜选来增加她争取明年参加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门票,才是她目前所思考的利益。

  顺带一句,执政的马当局也应负部分责任,因为就为了所谓的朝野和谐,国民党不敢与在野党正面以投票对决,反而受制于“朝野协商”,到头来多数席次成了包袱,也是民众嘲讽的笑柄,真让蓝营支持者气馁不已。

  当然,维持基本的朝野合作空间是政党政治的最低妥协,也是必要之恶。然一味地退缩而不敢坚持自己的政策立场,甚至被在野党多次霸占主席台、导致议事延宕落后,就是执政团队软弱的证明,当然就必须承担其执政不彰的负面批评。

  试问,明明改善两岸关系、大陆促进两岸经贸正常化的进程是马当局最显著且最受民众肯定的政策之一,尔今却因一场非法脱序的太阳花学运打乱了马当局的一切两岸布局,实在可惜。或许马当局应重新思考施政主轴及方向。

  而民进党若真想赢得2016年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就该从现在开始做个负责任的在野党,严格监督执政党,并尽力做好理性问政及法案审查,而不是只想召开记者会扯后腿,却没有任何作为。更可笑的是,许多的指控及爆料都是错误或毫无事证根据的,总有一天会让民众看破其手脚,更是台湾民主政治的丑露面,真是一大讽刺!

【编辑:杜静】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