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学者:蔡英文最后一哩路 变长了
台湾《联合报》发表东华大学民族事务暨发展系教授施正锋的评论说,民进党在此回“九合一”选举大有斩获,民进党主席蔡英文趁胜追击,全力督军地方议长选举,不惜要求党籍民代亮票,引起一番争议。
不过,开票结果,未如先前的普选遍地开花,民进党由二席增为三席,国民党由十八席掉为十七席,而无党籍则维持二席。整体来看,地方派系还是全力护盘,不管是庇荫于国民党,或是干脆出走;我们可以看到,国民党本土派虽然在县市长选举含泪不投票,民进党并无吸纳的能力。
正如先前蔡英文把辅选中部视为成败的指标,此番又把焦点放在地方议长变天,显然是意欲向绿营宣示,她在2016大选路上已经是共主,不容挑战,奈何天不从人愿。
在民进党的十三席县市长当中,新潮流掌有过半席次,未来未必要对蔡英文言听计从。当新潮流议员喊出“赖X配”之际,虽是漫天要价,未来即使不推出嫡系或是代理人征战,至少也会要求搭档副手,甚至于不排除支持第三势力,蔡英文的最后一哩路,又延长了几码。
尽管台湾“地方制度法”明文规定,正副议长“以无记名投票分别互选或罢免之”,检察与法曹却有不同解释,因此,技术性亮票,应该不是法律问题。只不过,民进党历年来的立场并未一致,譬如邱彰因为拒绝亮票被开除,针对“立法院”的司法、考试以及监察的同意权,民进党近年来则呼吁国民党开放投票。其实,所谓的“秘密投票”,本质上是保障人民的投票自由;相对之下,民意代表接受选民的托付,不管是法案、推举,还是人事,基于负责的基本精神,记名唱票是必要的。
尽管地方派系的势力,此番有所退却,特别是云林张荣味宣布家族不再从政,公开走陈明文模式挺民进党的,只有云林的许家班;其他地方则是首长选举按兵不动、民代选举照常动员,譬如台中、彰化。
经过三月学运,台湾的政党版图面对解组的压力。朱立伦出面收拾残局,中南部派系多半观望。蔡英文表面上看来是胜券在握,民进党党内外却都有“内阁制”的呼声,摆明是要将她架空为虚位的民选领导人。
此番议长选举挫折,表示民进党尚无力量渗透国民党所让出的传统地盘;同样地,公民团体跃跃欲试,民进党的派系逻辑很难整合,蔡英文试图以联立的选制来加以笼络,恐怕也是徒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