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台媒:两岸面临产业转型压力 共创创客经济红利

2015年01月16日 10:53 来源:中国台湾网  参与互动()

  创客(又称为“自造者”)概念来源于英文Maker和Hacker两词的综合释义,指酷爱科技、热衷实践的人群,他们以分享技术、交流思想为乐。与软件、网络创业有所不同,创客的创意多了硬体设计与制造——自己的点子自己做。在开放原始码硬件平台(如Arduinos)、3D打印机等工具的辅助下,创客们可以将自己脑中的发明构想制作成实物。

  创客理论的提出者Chris Anderson预估,“创客运动”未来将扮演加速器的角色,让数位世界真正颠覆现实世界,推动划时代全民创造新浪潮,掀起新一轮工业革命。台湾如果能赶上这一波浪潮,是走出闷经济的一大机会。

  台湾《旺报》16日发表评论说,目前全球已遍布近千个开放工作空间。台湾的Fablab Taipei、Taipei Hackerspace等创客空间在业界小有名气。深圳、上海、北京则是大陆最为活跃的3大创客城。

  “创客运动”在大陆已进入商业化阶段。深圳的创客空间、设计服务、硬体加速器及群众募资等创新产业链已做到“无缝衔接”,可迅速把制造家的小设计转换成产品原型或样品,实现小规模量产,并贩卖到全球销售网。而台湾虽然有不少创客平台和制造供应链,但还未构建一套完整的生态体系,缺乏具有产业整合力、能打通所有横向连结的企业(比如深圳的Seeed Studio)。

  台湾年轻人安于小确幸,竞争压力相对较少,勇敢追梦的氛围相当浓厚,有机会出现更多的创客。同时,台湾在硬体产业以及设计、工程人才方面有优势,相信可以发挥出“软件+硬件+设计”的强大整合动能。

  大陆有优质的供应链和流量强大的互联网,台湾有领先设计力和制造水平,因此,在发挥“创客经济”效能方面,两岸可以利用资源价值上的互补找到合作的契合点。

  提升“创客经济”活力大陆市场是台湾的重要依托。虽然多数创客产品以高利润率、依靠细分人群获得收益,基于两岸消费者对客制化、高端化、智能化产品的相似认同,多元化的“小众商机”可以在大陆市场找到生存机会。

  两岸都面临加速产业升级和转型的压力,以更积极的作为推动“创客经济”是因应现实挑战、顺应时代浪潮的务实之举。

  我们建议两岸在几方面加强合作,充分释放“创客经济”红利:

  一、进一步推动相关教育、科研机构的交流与沟通。产学界可考虑共建研发中心或特色学院,开展科技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合作。

  二、两岸产业部门应建立并完善协调机制,推动民间创客协会、商会的交流,加强产业平台、特色园区的合作。在操作上,可以在合适区域创建开放创新实验室合作平台、定期举办论坛和研讨会、拓展行业沟通管道等多方面进行合作。

  三、藉大型活动项目为“创客经济”增温。首先可经由现有平台,如在两岸青年创新创业论坛等定期互动机制中,增加创客讨论单元;在两岸文化创意人才服务基地加入为创客人才量身订制的服务方案。

  其次为两岸工程、设计、艺术等不同领域人才搭建新的跨界交流舞台,激发思维碰撞的火花。可考虑举办“两岸创客大赛”、“创客马拉松”等活动,给民间创客达人提供更多发声机会;也可举办专题活动,向世界展示中华传统的手工艺术与创新结合的力量,为两岸创客品牌加分。

  四、加强两岸城际合作。成功范例可借鉴深圳与旧金山举行的创新交流峰会,以及深圳和硅谷去年启动的“创新创业直通车”等。这些深层次合作来自地方政府的推动,前提是彼此有契合的产业面和互信基础。台北市与上海市的“双城论坛”也可成为类似平台,希望柯文哲市长愿意以务实的态度继续推动。

  从推动两岸“创客经济”共振的角度看,电商、金融业等方面的合作也必须加强,《服贸协议》搁置对大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也会波及到创客的小生态,对此需要加强预判。

  创客经济的开放性特质,打破有形与无形“枷锁”的创新精神,对破解两岸经贸合作掣肘应当有所启发。

  希望这种变革精神,也能成为两岸政治家、产业界人士和青年创业者的共识。

【编辑:王诗尧】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