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高雄二月二十日电 题:不可不吃的台南“度小月担仔面”
中新社记者 陈立宇 黄耀辉
台南市大概因为曾是台湾府城的缘故,小吃特别多也特别地道。担仔面就是其中最出名的小吃之一。在随处可见,少说也有百几十家的担仔面店中,位于民族路二段的“度小月”被公认为最“古早”也最著名。
正月初三中午,当记者慕名寻到这里时,看起来不到一百平方米大的店里已坐满了“食客”,还有二十几个正在排队轮候。有人放下碗刚离座,马上就有人填补空缺。虽是乍暖还寒的初春,店里的伙计却忙得不亦乐乎,不断往头上擦。
果然名不虚传,生意好得很,这是“度小月”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跟着排队的记者正寻思着,如何抽空问一下店家“度小月”名号的来历时,忽见店门边方型立柱上,写有一篇“度小月担仔面史记”,细读之,不问也自明了。
记曰:“度小月担仔面,是府城小吃的开始,清朝光绪年间,以捕鱼维持生计的洪氏芋头公,向福建漳州老乡习得面食烹煮做法,迄今流传百年,洪公祖籍福建漳州海澄县,祖先移民来台后,仍承祖业,以捕鱼为生,惟夏秋季节多台风 ,无法出海捕鱼,年仅二十多岁的洪公为维持生计,乃挑起担子,到台南水仙宫庙前卖面,故称之为担仔面,因卖面是弥补捕鱼淡季而度小月,所以洪公干脆自取其名为度小月”。
“度小月担仔面”的制作看起来似也很简单,只见伙计手抓一把丝面,在大锅汤里涮一涮,然后捞起,倒进碗,撒上配料,再加上高汤,一碗香喷喷的“度小月担仔面”就算大功告成了。
在记者一人候买,一人候位十五分钟后,两碗热腾腾的度小月担仔面终于被端到记者面前。迫不及待尝之,果觉汤头确实好喝,油却不腻,香而不浊,面条也好吃,筋道既耐嚼,又爽滑柔韧。细看碗中食材,除汤、面外,还有肉燥、卤蛋、芹菜、豆芽,余下的就是一只未剥壳的鲜虾。再普通不过。
为何食材普通却可做成美味佳肴。记者询之店家才知,原来度小月担仔面之所以好吃是因为有两件“秘密武器”:一是有以祖传秘方精炖的肉燥;二是有以虾头熬制成的高汤。在半汤半面的状态下,让碗中的面条可吸足虾头高汤及肉燥的香味,台前功夫简单,台后功夫做足,这就是度小月担仔面有别于其它汤面的原因,至于精炖肉燥和熬制虾头的火候如何掌握,那就是店家的秘密了。
店家说,如果是在平日人不太多的时候,当客人围著小炉上座时,伙计会一面当着客人的面调制,一面闲话家常,真是乐趣多多。这已是百年的传统。
度小月担仔面魅力怎样,有“食客”留诗为证:“古城美味百年传,小月成名汤过关。宝岛珍馐吃不尽,长膘容易减肥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