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28日电 据台湾《联合报》援引英国广播公司网站报道,一项新研究指出,猴子们谈话时倾向保持简洁。科学家发现,住在高雄寿山的台湾猕猴发出简短声讯的比率远高于冗长发音。
研究团队在“生物学通讯”(Biology Letters)期刊写道,人类与猴子都有这项发声特质,这个事实对人类语言的起源颇有启发。词语长度与使用频率之间的关系,被称为“简约法则”(law of brevity)。
研究报告作者、英国“罗汉普顿大学”的森普博士说:“简约法则说明,我们经常使用的词语都很简短,很少使用的词语则很长。如果我们经常使用的词语很长的话,对话就会永无止尽。”
为了验证简约法则是否适用于动物王国的其它语言,研究人员观察居住于高雄寿山的台湾猕猴。这些灵长类动物能发出35种不同叫声,虽然目前未能判定这些叫声的确切意义,但研究人员仍研究各种叫声长度与使用频率间的关系。
森普博士说:“他们最常发出的叫声,如问候语、呼噜声与咕咕声,都非常简短。这是他们每天使用的言词。他们让这些叫声保持简短、悦耳。你很少听到的叫声,如尖叫与哀鸣声,都非常长。这是我们第一次在非人类的口语沟通上,发现这个现象。”
研究人员表示,猕猴发出简短叫声,不仅能节省时间与精力,也有助于避免引来掠食者的注意。人类与猕猴的相似处,说明了我们的共同祖先发展语言时可能也遵循“简约法则”,有助于了解人类现在的沟通方式。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