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此文版权属《国际先驱导报》,任何媒体若需转载,务必经该报许可。)
“重要会议我们都宣读总理遗嘱”
“我认为两岸对孙中山先生的评价在本质上没有差别,他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导师”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方辉发自北京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在电话里,提及孙中山先生,张荣恭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当场背诵起“总理遗嘱”,似乎忘记了正在接受《国际先驱导报》的采访。
4年前,身为中国国民党副秘书长的张荣恭,在南京中山陵的落泪成为媒体争相传播的画面,那次他随时任国民党主席的连战前去拜谒。4年后的今天,他跟随现任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再次来到大陆寻访国民党曾经的足迹,缅怀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
“我们曾背着沉重包袱拜谒”
《国际先驱导报》:您曾拜谒中山陵多次,心情有什么变化?
张荣恭:算上这次,我先后到过中山陵11次。第一次去中山陵是在1990年,那次是作为学者身份的访问,其他大部分都是跟随国民党的政治代表团,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
在2005年4月连战先生谒陵之前,中国国民党党主席的上一次谒陵还是1945年,蒋介石带领国民党高层为抗日胜利告慰孙中山先生。我作为国民党的干部,能见证这样的历史时刻,能随连战主席谒陵,心情特别的激动……
以2005年为界,前后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国共两党的关系发生的改观,此后我们谒陵就没有那么沉重的包袱了。
去年国民党在台湾重新上台后,我陪吴伯雄主席谒陵,那时的心情更有几分自豪,毕竟我们做出成绩了。
“孙中山是两岸共同导师”
《国际先驱导报》:孙中山先生作为国民党的创始人,在现在的国民党员心目中还保持着重要地位?
张荣恭:国民党人一直视孙中山先生为自己的精神导师。对于孙中山先生的精神和意志,我们国民党人一刻也不敢忘,每当我们党内召开重要会议时,我们都会宣读总理遗嘱。我想我们每一位党工都会始终铭记总理的遗志,因为它是指导我们前进的灯塔。
《国际先驱导报》:国民党方面怎么看待大陆给予孙中山先生“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的历史定位?
张荣恭:孙中山最大的功绩是推翻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帝制,大陆称他为“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我想这是符合历史事实的。孙中山先生曾在广州演讲时指出“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他真的做到了这一点,这和共产党提倡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所以我觉得孙中山先生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导师,我认为两岸对他的评价在本质上没有差别。
“两岸共同发展就是振兴中华”
《国际先驱导报》:这次胡锦涛总书记邀请吴伯雄主席来北京访问,契机是孙中山先生奉安南京80周年的纪念活动。孙中山虽然是历史人物,对于联络今天的两岸关系有怎样的价值?
张荣恭:孙中山先生是中国第一个提出“振兴中华”的人,我们注意到大陆近年来一直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觉得两者的内涵是一样的。在目前世界各国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我们中华民族也应该紧密团结在一起,即便两岸在政治上分离,但我们可以在着手发展经贸关系,增进互信,大家携手共进,促进两岸的共同发展,就是振兴中华的一个过程。
《国际先驱导报》:国共之间有着历史的渊源,但民进党与共产党之间没有共同的记忆,在两岸关系改善的大背景下,您怎么看民进党最近在大陆政策上的松动?
张荣恭:我们欢迎民进党人开始推动或允许党职或是公职人员到大陆访问,但我们也清楚大陆方面有一个原则,即只要民进党不放弃“台独”纲领,共产党就不会与民进党有党对党的关系,但依然欢迎民进党员以为个人身份或是其他的名义来大陆参观方位、交流沟通。我们认为,这充分展现了大陆方面的弹性和诚意,不管到访者的政治立场如何,对于两岸的和平、稳定、发展都是有益处的。
【链接】张荣恭:两岸沟通的高手
张荣恭在党内有“能人”之称,是因为近年来,国共之间许多重要的交流都由他一手促成,在打开两岸的良好局面上功不可没。2004年底的两岸春节包机和2005年的连战“破冰”之旅,均是张荣恭事先“探路”,其圆熟的交流技巧和过人的才思,赢得了两岸相关人士的赞赏。
今年59岁的张荣恭出生在台北,1975年毕业于台湾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获法学硕士学位。此后便进入国民党系统的新闻机构。之后又担任国民党中央大陆研究工作会主任、“总统府”“国家统一委员会”研究委员、国民党政策委员会副执行长兼大陆事务部主任,直至国民党副秘书长。他经常代表国民党对外发表有关大陆的言论,许多重要的国共活动也由他对外宣布。
在成功促成连战访问大陆后,张荣恭接连受到国民党最高层的重视,之后的马英九和吴伯雄都视其为与大陆交流的得力干将,吴伯雄两次与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面都有张荣恭的身影。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