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路"承载广府文化:亚运奖牌设计有"定式"——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rayapp涓嬭浇 体育新闻

"海上丝路"承载广府文化:亚运奖牌设计有"定式"

2010年10月29日 09:46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古代的奥林匹克运动是没有奖牌的,胜利者都是戴上橄榄枝织造的花冠,这顶“王冠”代表了对运动员的尊重,现在,“唯金牌、唯奖牌论”也是不可取的,颁发奖牌据说是一位犹太国王的发明,一直沿用了下来,随着包装宣传的需要,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的一种文化,奖牌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下面,我们就来说说亚运会奖牌的一些故事。

  “父子兵”打造“海上丝路”

  最新鲜热辣的,当然是已经运抵广州的3989枚2010年广州亚运会奖牌,这些奖牌即将被分发到各比赛场馆,广州亚运会越来越近了。

  第16届亚运会奖牌名为“海上丝路”:正面的设计将亚奥理事会会徽图形和本届亚运会主办城市广州市市花红棉图形有机融为一体,用强烈的雕塑语言和浮雕技巧,诠释立体舞动的龙和鹰,并通过立体凹凸弦纹的设计,强化了太阳光芒四射的视觉效果;广州自古以来就是中国著名的商埠、港口,有两千多年的开放贸易史,是海上丝绸之路发源地;奖牌背面设计以中国文化、海洋文化为底蕴,用中国图式语境创意构成,构图采用对称和均衡形式,翻腾的大海由近而远向两边破开,中轴下方为“吉祥如意”纹,左上方为广州亚运会会徽图形,右边为由东向西航行的广州独特的“广船”图形,象征着岭南人“乘风破浪,开拓进取,敢为天下先”的独特人文精神,承载着厚重的广州地域文化和当代信息。

  据悉,“海上丝路”的设计团队是一支“父子兵”——由广州美术学院张海文教授和其双胞胎儿子张懿、张聪设计师三人组成,其灵感来自南海神庙这个我国古代海外交通贸易史上的重要遗址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还有就是18世纪中期普鲁士王国为首次远航广州的贸易铸造的唯一一批铸有广州商人像的德国银币,该银币背面正中是即将远航广州的“普鲁士国王”号,还有一个穿着清朝服装的广州商人。

  比奖牌总数 日本仍是亚洲第一

  中国代表团在亚运会上一共夺得了991枚金牌,是亚运会历史上最多的,中国代表团也创造了单届亚运会金牌数和奖牌数的纪录,但论亚运会的奖牌总数,亚洲体坛的霸主依然是日本代表团。过去15届亚运会,缺席了第2~6届亚运会的中国代表团的奖牌总数为2136枚,而从未缺席过亚运会的日本代表团的奖牌总数为2442枚,因此,中国队与日本队还有306枚奖牌的差距,而且,中国队在广州亚运会上超越日本队的可能性也极小。

  说到亚运会的奖牌故事,在2002年釜山亚运会有一项创举出自颁奖典礼,就是一反过去从金牌先颁发的传统,改为由铜牌先发,接着是银牌,最后才颁发金牌,以表示对金牌选手更加尊重和赞扬。而且,出于亚洲体育运动整体发展的需要,亚运会规则规定,同一代表团的队员最多只能获得两枚奖牌,也就是不可能出现三面一样的国旗同时在颁奖典礼中升起,假如同一代表团的三名队员包揽个人项目前三名,那么铜牌将授予该项目的第四名。

  亚运奖牌设计有“定式”

  即便在亚奥理事会的官方网站上,也没有收集完整全部16届亚运会的奖牌图案,但按图索骥,还是可以发现,亚运会的奖牌设计都是有“定式”的,正面均是亚奥理事会的会徽配以一些主办国或者主办城市的元素,背面基本上均是该届亚运会的会徽。

  1986年汉城亚运会的奖牌,正面也是亚奥理事会的会徽,只是下方多了一个太极的图案,反面则是该届亚运会的会徽。2002年的釜山亚运会奖牌正面是亚奥理事会的太阳图案,背面则是釜山亚运会的会徽,海水和太阳构建起和谐景象。

  应该说,亚运会的奖牌都是万变不离其宗的。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奖牌主体部分是太阳照耀下的长城,太阳是亚奥理事会标志,长城组成了XI(罗马数字11)字样,长城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而11表示北京主办的是第11届亚运会。1994年的广岛亚运会奖牌也颇具特色,亚奥理事会的太阳、象征友好和平的7根圆柱齐指广岛亚运会会徽。

  2006年多哈亚运会的奖牌设计独具匠心,一面为本届亚运会的吉祥物“奥利”高举亚运会火炬向前奔跑的图案,另一面则是2006年多哈亚运会会徽嵌入“亚洲之日(Asian sun)”的图案,正面图案体现了亚运会与卡塔尔引以为豪的悠久历史的完美结合,而背面则着重强调卡塔尔与亚洲其他国家的紧密联系,因为奥利手举火炬所在的地方为卡塔尔重要的文化地标——祖巴拉堡垒。

参与互动(0)
【编辑:赵彧】
    ----- 体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