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地出场,默默地离开,在名将云集的亚冬会短道速滑赛场,中国香港选手吕品韬没有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男子1000米比赛中排名第七,“这个成绩还不错,我挺高兴的”,17岁的吕品韬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吕品韬出生于香港,说话却透着浓重的东北口音。改变乡音记录着冰上训练的奔波和辛苦。“香港没有正规的短道速滑场馆,我们主要的训练都在长春进行”,教练吕硕介绍说,“这些运动员每年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长春度过的”。
为了减少两地奔波,两年前吕品韬将“家”搬到了长春,每年回香港的时间不到一个月,成了“半个”东北人。平时,他就读于长春的一所国际学校,课余时间几乎全部用在了训练上。
本届亚冬会,中国香港代表团只派出吕品韬和另一名女选手参加短道速滑比赛。他报名参加了所有个人项目,笑称自己是“全能型”选手,“我们没有什么队内竞争,因为能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太少了”。香港短道队队员都是学生,一旦他们有了新的或更好的人生选择,短道队将面临青黄不接的窘境。
其实,亚洲很多国家和地区开展冬季项目都面临着主观或客观的困难,但总有一些人在困境中默默坚持。也许距离亚冬会的领奖台还很遥远,但他们的参与使得亚冬会逐步发展壮大,他们的坚守对冬季项目在亚洲的开展意义深远。
没有比赛的时候,吕品韬默默地站在场边观赛。“看高水平选手比赛,我收获很大”,他说自己会坚持到2014年的索契冬奥会,“希望能够在20岁时为自己的梦想一搏”。
参与互动(0) | 【编辑:谢萍】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