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体育新闻

仅剩庞清/佟健独撑 中国双人滑断层为何无法接续

2011年02月17日 15:44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2011年四大洲花滑锦标赛将于明天在中国台北揭幕,中国队由老将庞清/佟健领衔,目标直指冠军。但除了这对老将之外,中国花滑队其他选手却显得十分黯淡。中国双人滑项目历经10年在世界冰坛确立的优势地位,如今正面临无人接班的尴尬。年轻选手、后备人才与申雪/赵宏博、庞清/佟健、张丹/张昊这3对世界级选手之间的实力差距之大,很可能意味着这3对选手隐退之际,也是中国双人滑辉煌终结之时。

  32岁的庞清、佟健是四大洲花滑赛的常客,在这项世界花滑顶级赛事上,他们已拿过4次冠军,在本次比赛上再夺冠军是俩人的心愿。以他们目前在世界冰坛的实力,他们也的确是本届比赛双人滑冠军的热门人选,不过,比赛成绩早已不是这对花滑老将的唯一追求,正如佟健所说,很多时候他们也在思考中国双人滑项目的未来发展前景,期待更多有实力的新人涌现。让中国双人滑当前的世界一流水平得以延续,是这对花滑老将的一大心愿。

  除庞清/佟健外,中国队还派出董慧博/仵一鸣和张悦/王磊两对年轻选手前来参赛。在不久前结束的土耳其大冬会上,这两对选手分获二三名。但他们同金牌获得者相比,在实力上有明显差距。而在四大洲赛这样的世界顶级比赛上,这两对中国年轻选手还很难竞争奖牌。

  在去年的世界花滑大奖赛中国站比赛上,一对刚刚从少年组比赛晋升到成年组比赛的中国小将隋文静/韩聪表现抢眼,依靠高难度动作,夺得该站比赛的银牌,排名仅次于庞清/佟健。“从目前几对年轻选手的成长速度看,中国双人滑项目的前景还是有希望的。”国家冬运中心副主任任洪国近日向记者表示,“但要达到申雪/赵宏博、庞清/佟健和张丹/张昊这3对选手的水平,年轻选手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最主要的差距还是在动作完成质量和艺术表现力上。任洪国表示,弥补这样的差距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仵一鸣不久前曾向记者表示,艺术表现力的欠缺是目前中国双人滑年轻选手的最大缺陷。

  从长远来看,年轻选手的年龄增长、人生阅历的增加,或许会对提高选手的艺术表现力有所帮助,但运动员的年龄增长与艺术表现力提升之间并没有完全的因果关系。

  韩国著名花滑选手金妍儿在年仅20岁时就夺得冬奥会女单冠军,其艺术表现力并未因年纪较小而显得稚嫩,而中国双人滑“老三”张丹/张昊在2006年都灵冬奥会夺得银牌之后陷入事业发展的“瓶颈期”,也正是因为艺术表现力方面的停滞不前。

  从中国双人滑选手的成长规律看,通常都是在选手年龄较小的时候冲击动作难度,比如申雪/赵宏博,曾在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上尝试世界最高难度的“抛四周”,以高难度动作来弥补艺术表现力的不足;随着选手的成长和技术动作的精纯,再逐步提升艺术表现力和减少高风险的高难度动作。但这也像是赌注,因为选手的成长路线可能会像申/赵、庞/佟那样,艺术表现力随运动员年龄的增大而提升,也有可能会像张丹/张昊那样,在运动员达到一定年龄后,事业发展陷入“瓶颈”。

  “艺术表现力究竟是运动员与生俱来的能力,还是可以后天增加?”记者曾听到一位中国花滑教练发出这样的疑问。在中国花滑历史上,出现过多名世界级优秀选手,但怎样让花滑运动员的个人成功延伸为中国花滑运动的传统优势,却似乎缺少办法。陈露之后,中国花滑女单水平一落千丈,后起的运动员即使能完成与陈露同样的难度动作,也无法展现其优雅、细腻的动作和肢体美感;如今,在申/赵和庞/佟之后,中国双人滑也面临同样的隐忧。

  在佟健看来,“功到自然成”是成功的唯一秘诀,由冰舞转项为双人滑的佟健,或许在舞蹈造诣方面有一定先天优势,但他相信,成功没有捷径,除了高标准、严要求的苦练,还是苦练。中国双人滑在十余年的时间里涌现出申雪/赵宏博、庞清/佟健和张丹/张昊3对世界级选手绝非偶然,这三对选手全部由有着中国花滑“教父”之称的姚滨培养,而姚滨又以在教学上的高标准、严要求著称。但姚滨的经验显然没有在花滑后备人才的基层培养上推广,去年从美国回国执教的中国花滑女单教练李明珠就曾向记者表示,年轻一代花滑选手的基本功太差,全国最好的苗子都还需要重新规范基本功训练,如果没有基本功做基础,运动员无论是完成高难度动作还是达到较高的艺术表现力都将是奢望。

  相比起世界主要花滑强国美国、俄罗斯和日本等,中国花滑的群众基础十分薄弱,这也大大影响了花滑优秀人材的可选拔范围。中国目前从事花滑运动的只有四五百人,全国最优秀的苗子也不过二三十人,而美国的花滑人口多达25万。依托极其有限的花滑运动基础去选拔和培养人才,中国双人滑要延续辉煌的确是一项艰巨任务。

  本报北京2月16日电

参与互动(0)
【编辑:卢岩】
    ----- 体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