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换了个球场。”姚明西装革履地告别了自己的职业生涯。NBA火箭队总经理莫雷甚至提议,如果可以,2011年7月20日,请叫“姚明日”。
对于姚明和很多与他一同成长的人来说,昨天它带走了最青春的9年。
2002年作为NBA历史上首位外籍状元秀,姚明被母亲方凤娣捏了捏大腿,这不是梦,这是另一段青春的开始。
他拿着一件斗篷,扮演着一条龙,他带着一脸笑容,演活了一个民族不平凡的梦。
在无数中国球迷的个人经验里,NBA呈现着无限多样的形态,它不断向每个起早贪黑的姚蜜和姚黑展示其令人感怀的细节。它的粗粝、坚硬、广博和残酷都令人心仪,更令每个热辣辣的青春都汗毛倒立。我们习惯了在清晨打开电视收看那个在西方世界打拼的中国男人,然后在呼天抢地的心绪里进入电梯,埋进文件堆,和同事聊天,与异性倾诉旧梦新愁。“姚明”是个亲切的集体话题,更是一个长达数年的情感教程:像戴在领口的红领巾,你不戴,总觉得亏欠这个时代。
这个大个子漂洋过海带去了笑容和振臂高呼的镜头,更在9年的时间里,给了我们的青春一个清楚的印记:姚,曾经作为中国体育早熟和长大的标志。那些大学篮球场边高挂的海报,超市内、马路广告牌上,甚至是歌剧院门票上那无数张姚氏方正的脸。姚明和善并谦逊的东方气质如同一个巨大的LOGO,嵌入了整整一代人的时代美学。
谢谢侬,姚明,我们逃课看球的时光一去不复返,终于可以停下来好好陪身边人共进早餐,你这个大个子,几乎掏空了所有迷狂少年的精力。
谢谢侬,姚明,那些关于身高和择偶的玩笑话题总是能带来一整天的惬意,还有一些“身高伟岸”的同志因你的号召力迅速找到了人生伴侣。
谢谢侬,姚明,无论NBA名人堂里有没有你的名字,我们都体验了一回过把瘾的荡气回肠,以便在困窘时,能像个真正的男人一样告诉自己的女人:这就是英雄。
谢谢侬,姚明,在你31岁的时候,能给我们这样一个行走在狂欢时代的机会,好让那些籍籍无名的青春,发出震耳欲聋的叫喊。
谢谢侬,姚明……谢礼恒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